读知识>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杨衡

杨衡

【生卒】:760~822?

【介绍】:

字中师,或误作“仲师”。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宝鸡(今属陕西)人。曾与苻载、李元象、王简言隐居庐山五老峰下,号称“山中四友”。贞元六年(790)进士。曾官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桂阳部从事。与孟郊灵澈等人相交善。衡工诗,其诗多写山寺景色及方外之情,每多佳句。相传有中表曾盗其诗文投献名公而及第。《全唐诗》录其诗1卷,然混入白居易等人之诗。《全唐诗补编·续拾》补3句。

【介绍】:

唐代诗人。字中师。一作仲师,误。凤翔宝鸡(今属陕西)人,郡望弘农(治今河南灵宝)。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误。约生于宝应元年(762)。少随父仕于蜀。大历末,与苻载、李演、王简言同学于青城山,务佐君治国之道。建中元年(780)共隐于庐山。时称“山中四友”。贞元六年(790)进士及第。七年(791),辟桂管观察使从事。十六年(800),官左金吾卫仓曹参军,充桂阳部从事。卒年不详。一说官终试大理评事,误。为人聪慧,负纵横才。有诗名,尤工古调诗。相传有盗其诗文及第者。所作多酬寄赠送、行旅题咏之章,抒写穷愁失意、思归慕隐之情。代表作《卢十五竹亭送侄偁归山》、《白纻歌二首》等,或语意清脱,无尘土纷华之气,或思致奇拔,词彩瑰丽。《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杨衡诗》一卷,已散佚。《全唐诗》存诗一卷,补遗一首。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猜你喜欢

  • 砀瑞

    相传秦末刘邦为避秦皇帝之害,隐匿于芒、砀山间,头上常有云气飘浮。见《史记·高祖本纪》。后因以“砀瑞”咏帝王祥瑞。亦用以指云。骆宾王《咏云酒》:“色泛临砀瑞,香流赴蜀仙。”

  • 面首

    面貌,相貌。寒山《诗三百三首》之四三:“二人同老少,一种好面首。”亦指脸面漂亮。王梵志《身体骨崖崖》:“迎得少年妻,褒扬殊面首。”

  •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介绍】: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首二句。已,止。恻恻,悲痛貌。二句谓死别止于吞声饮泣,而生别则生死未卜,时时挂念,悲痛无尽。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痛苦万分的思念之情。因而忧念成梦,引起全诗。

  • 法济大师

    【介绍】:见洪諲。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介绍】:王维《使至塞上》名句。二句以“直”字写大漠孤烟,“圆”字状长河落日,勾画出雄浑壮丽的边塞立体画面。张谦宜《斋诗谈》卷五评此二句:“边景如画,工力相敌。”

  • 张文纪

    即张纲。张纲字文纪。杜甫《新定途中》:“无端偶效张文纪,下杜乡园别五秋。”参见“张纲”。

  • 凤邸

    指皇帝未登基时的府第。任希古《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凤邸抟霄翰,龙池跃海鳞。”

  • 虞伯施

    【介绍】:见虞世南。

  • 开汤罟

    见“开三面网”。

  • 文以明道

    文学主张。文,是指作品的辞采、形式;道,指作品的思想、主张,特指儒家的思想、主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品的形式要服从于作品的内容,要为阐明作品的思想、主张服务。这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主张。早在唐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