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酷暑。元季川《泉山雨后作》:“风雨荡繁暑,雷息佳霁初。”
贾岛撰。该书十卷,均为诗,计收诗近四百首,多写枯寂荒凉的自然景色及个人感受。该书版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明覆宋本、《四部备要》校刊明刻本。《四库全书》据浙江汪启淑家藏本著录,书名《长江集》,亦十卷;《畿
唐代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的合称。四人并工文辞,知名于武后时。审言少与崔融、李峤、苏味道交往甚善,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后人因称之。见《新唐书·杜审言传》。
盛夏身着皮衣。汉王充《论衡·书虚》:“传书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
形容处境艰危,心怀戒惧。语出《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曾非济代谋,且为临深诫。”耿讳《发南康夜泊赣石中》:“岂唯垂堂戒,兼以临深惧。”
比喻无处安栖。储嗣宗《宋州月夜感怀》:“寂寞青陵台上月,秋风满树鹊南飞。”参见“鹊绕”。
东汉名将耿纯字伯山。耿纯有勇谋,多战功,且善吏治,光武帝比之为周勃,备受倚重。见《后汉书·耿纯传》。元希声《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之五:“宠盖伯山,气雄公雅。”
指太阳。传说太阳从旸谷升起,故称。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之四十:“旸谷先生下宴时,月光初冷紫琼枝。”
即秦淮河。在江苏省西南部,流经溧水、江宁两县和南京市区。古称龙藏浦、淮水。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垄掘流入长江,因名秦淮。自东晋建都建康以来,此地即为歌舞繁华之地。钱珝《江行
【介绍】:见窦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