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对偶格式。一联中上下两句从语法上看只是一句话,意义前后连贯如流水不断,且平仄对仗工整,称为“流水对”。又因五言诗和七言诗的不同,或称“十字对”、“十字格”和“十四字对”。如王维《辋川闲居》:“一
飞舞貌。李白《寓言三首》之二:“摇裔双彩凤,婉娈三青禽。”
《后汉书·逢荫传》:“荫与同郡徐房、平原李子云、王君公相友善,并晓阴阳,怀德秽行。房与子云养徒各千人,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后因以“墙东”指隐居之地。王维《登楼
①春秋时楚国隐士接舆佯狂避世,人称“楚狂”,他对孔子热衷仕途不满,曾以“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讥笑孔子。见《论语·微子》。后因以“凤兮”喻指仕途的艰辛。
玉上的斑点或裂痕。辛宏《白珪无玷》:“皎皎无瑕玷,锵锵有佩声。”亦比喻缺点或过失。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翻飞乏羽翼,指摘困瑕玷。”
形容武将魁梧威猛的样子。白居易《赠李兵马使》:“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杨。”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僖宗时人。中和四年(884)以尚书领歙州刺史。罢职时,作诗托后任刺史存恤所爱女子。《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引《抒情诗》、《新安志》卷九。
乐府诗类别名。亦称“新乐府”。指唐代诗人根据时事为题材,创制新的篇名而以乐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诗歌。新乐府诗不沿用乐府古题,“即事名篇”,不入乐。初唐诗人长孙无忌、刘希夷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创作,盛唐杜甫作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贞元中寓居襄阳姑母家,与其婢女相爱。此女后被卖于襄阳节度使于頔。郊思慕不已,因寒食节与之相遇,作《赠婢》诗。于頔见诗,即以婢女归之。《赠婢》诗因成唐诗名篇。《全唐
文体名。唐、宋、金、元时代“说话”艺人说唱故事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艺术发展起来的文学样式。唐代已出现“说话”艺术和话本。白居易《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光阴听话移。”自注:“尝于新昌宅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