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七律诗中相近两联中前联对句的头两字与后联出句的头两字不同平仄的情况,亦即失粘。清董文涣《声调四谱》称之为“拗粘”。
【介绍】:大历时人。《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3首。
宋刻本,二十五卷,编撰者、刻印者均不知其名氏。当为宋宁宗时(1195~1224)所刻,该书以诗题划分门类,凡七十二门,虽划分不尽科学,且有复沓及甚琐细者,然于杜诗内容分类,亦有助于翻检,以及杜诗同题材
【介绍】:钱起《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长官》诗句。二句描写友人半日吴村别业的美丽景色。上句从视觉方面点染云、岭、树等多重意象;下句听觉、视觉结合,循序渐进、动中有静地摹写田园画面。意境深远静谧,耐
见“大堤女儿”。
【介绍】:杜牧作。收入《樊川别集》,是否杜牧所作,后人颇加怀疑。但传诵已久,《唐诗三百首》都加以选录,故亦收入。首二句开门见山,“无良伴”言旅宿之孤独,“自悄然”言旅馆之寂静。着“凝情”二字,神态自出
①假若,如果。齐己《谢武陵徐巡官远寄五七字诗集》:“还是灵龟巢得稳,要须仙子驾方行。”②仍然。韦庄《对梨花赠皇甫秀才》:“依前此地逢君处,还是去年今日时。”
指战国燕人左伯桃。吴筠《经羊角哀墓作》:“伯桃葬角哀,墓近荆将军。”参见“并粮”。
【介绍】: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写于成都草堂。诗人以欣喜的心情描写了这场应时而落的春夜细雨。“知时节”、“潜入夜”、“细无声”,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夜细雨的特点,可见作者对事物观察之
【介绍】:方干《送镜空上人游江南》腹联。诗句描绘了江南清秋的自然风光:细雨黄昏,莲塘衰败,更增暮色;橘林叶落,秋蝉时鸣时歇,秋意婆娑。诗突出了江南景物特征,并且传达出秋意晦暗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