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的别名。传说周文王时凤鸣岐山,故称。在今陕西凤翔县。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电兵凤凰山,帐殿泾渭辟。”
邵裴子编。有商务印书馆1936年排印本。是书共十二卷,七绝10卷,录214人,1352首诗,五绝2卷,录101人,236首诗,后附6绝,2人2首。卷首附作者小传。一体之中各家之序依《全唐诗》,略以时代
晋代庾亮曾任江荆豫州刺史,治武昌。喜宴游,曾出席部属南楼赏月之会。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因以为长官与属吏宴集或赏月之典。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吴融《离
传说周灵王太子晋曾说:“吾后三年将上宾于帝所(谓到上帝那儿去作客)。”后果应验。见《逸周书·太子晋》。后用以喻得道升天或死亡。韩愈《从潮州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
【介绍】:见慧光。
【介绍】:唐代辞赋家。生卒年、籍贯不详。贞元中进士及第。工赋。《全唐文》存律赋四篇。《全唐诗》存诗二首(《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诗,《文苑英华》署裴次元作)。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三。
本来;从来。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近体诗有“粘对”的规定。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型,即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跟上联对句的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粘平,仄粘仄,把两联粘结起来。如果不合乎“粘”的规定
①战国魏都城大梁的东门。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城内东北隅。因在夷山之上,故称。亦代指大梁。令狐楚《立春后言怀招汴州李匡衙推》:“闲斋夜击唾壶歌,试望夷门奈远何?”②战国魏都大梁夷门的守关者侯嬴,受知于魏
文集。唐杨续撰。《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杨续集》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