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孟郊作。诗人借车搬家,而家具甚至“少于车”,其贫穷令人嗟叹,而诗人犹能自解,以为人生百年,转瞬即逝,不必为身外之物使役奔波。是旷达的诗人对于贫穷的新解,也是儒家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精神的真实体
指战国时燕人蔡泽。蔡泽游说诸侯而不被收用,求唐举看相,唐举认为他能显达,但只能再活四十三年。蔡泽认为能怀黄金印,食膏粱,跃马疾驱而受君主的重用,已经足够了。事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李白《送蔡山人》
鲜红色。色如猩猩之血,故称。韩偓《已凉》:“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口咬笔杆。谓持笔写作。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咋笔话肝肺,咏兹枯鱼章。”
【介绍】:韦应物作。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东北部。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以嘉陵江汹涌、喧闹之声为喻,说明人之心性在遇到外物相激时必然会产生强烈反应,表达了诗人对物性人情的感悟认识。清沈德潜评云:“两
明梅鼎祚选辑,屠隆集评。鼎祚(1553~1619),字禹金,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屠隆(1542~1605),字纬真,又字长卿,号赤水、鸿苍居士,鄞县(今属浙江)人。明人对李、杜优劣争端颇多,故梅氏有
唐代孟郊、贾岛的并称。二人皆好苦吟,其诗思致刻苦,语意寒涩,以矫浮艳。后人并称之。宋苏轼《祭柳子玉文》有“郊寒岛瘦”之评。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四:“东坡目为郊寒岛瘦,岛瘦固然,郊之寒过求高深,邻于
指诗句的最末一个字。是一句的脚节。启功《诗文声律论稿》六:“庚处虽是馀下的半节,但它是句脚,同时也是押韵的地方。在律诗中,AC句脚(指“平平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声无韵,BD句脚(指“仄
①向下,垂直向下。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刘商《绿珠怨》:“零落知成血,高楼直下看。”②下面,底下。白居易《海漫漫》:“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③底下。谓直系下传。欧
【介绍】:见李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