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司马相如言封禅之事的遗书。后亦泛指上奏的遗稿。钱起《哭常征君》:“不遂苍生望,空留封禅文。”亦作“封禅草”。卫象《伤李端》:“唯馀封禅草,留在茂陵家。”
①王拾遗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8月出版。全书由《白居易生平事迹考略》等三部分组成。《白居易生平事迹考略》考察了白居易一生的主要事迹;《试论白居易思想的发展》则论述了儒、道、释三教对白居易思想
【生卒】:?—926?【介绍】:本波斯国人,父祖时入居梓州(今四川三台)。词人李珣之妹。前蜀后主王衍昭仪。工诗,咸康元年(925)尝随王衍游青城,有纪游诗。蜀灭,王衍被杀,昭仪或亦遇害。《十国春秋》有
厌恶鄙视。白居易《偶作二首》之二:“事无小与大,已得多厌贱。”
汉代鲁恭为中牟宰,以德化民。螟蝗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而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后汉书·鲁恭传》。后以“狎雉驯童”称颂官员有仁政。骆宾王《伤祝阿王明府》:“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亦称“假对”。指格律诗一联上下句中处于对仗的词在意义上是不对仗的,只是在形式上借字形或字音为对。通常包括借义对和借音对两类。参见“借义对”、“借音对”。
【介绍】:《全唐诗》于“行式”下原注:“失姓。”据考,行式姓韦。《全唐诗》存其与裴度、张籍、白居易、刘禹锡等人联句诗4首。
见“特种拗救”。
陈贻焮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此诗选编年诗37首,不编年诗22首。注释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每首诗均有说明文字,或点明写作时地,或简析诗之意蕴,或揭示诗的艺术特色,亦要言不烦,切中肯綮。此书
【介绍】:杜甫于广德二年(764)春晚,自阆州(今四川阆中)归成都后作。杜甫建成草堂后,手植四株小松,对其爱护备至。此诗是归草堂后,见四松枝叶凋丧,却已如人高,本根未拔,有感而作。诗人虽伤藩篱破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