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韩孟

韩孟

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已有“孟诗韩笔”之称誉。更因二人为诗之斗险夸奇,诗风相近,友谊颇深,在诗中常以己与彼并举,如孟郊《戏赠无本》二首其一即云:“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故后人论诗,常以韩孟并称。宋梅尧臣《读蟠桃诗寄子美永叔》云:“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清刘熙载亦云:“昌黎、东野两家,诗虽雄富、清苦不同,而同一好难争险。”(《艺概·诗概》)许学夷进而比较两家优长说:“退之奇险豪纵恣于博,故长篇为工。东野矫激琢削归于约,故短篇为胜。”(《诗源辩体》卷二五)至于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十八所谓“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抑孟扬韩,则未免失之偏颇

唐代韩愈孟郊的并称。二人交谊甚厚,联唱迭和。韩《醉留东野》、孟《戏赠无本》曾将彼此相提并论。韩以文称,孟以诗称,时人有“孟诗韩笔”之说;二人之诗,都具有思奇语硬的特点,风格有相近之处,后人因并称之。宋梅尧臣《读蟠桃诗寄子美永叔》:“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就总体而言,韩诗成就要高于孟诗。

猜你喜欢

  • 徐玄之

    【介绍】:唐代诗人。玄,一作元,又误作立。祖籍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家于南昌(今属江西)。生卒年不详。玄宗时,曾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司勋、吏部、考功三员外郎,主客、吏部二郎中。开元十五年(727

  •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介绍】:李贺《罗浮山父与葛篇》末二句。谓白净的葛布像倒映在江水里的天光,剪一块做衣料多好;吴地的剪刀本以锋利著名,这里却说吴娥还要担心不够锋利而不敢下剪,更反衬了葛布的精美,让人十分爱怜。想象丰富,

  • 李白与杜甫交往相关之诗

    曹树铭编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印行。收入王云五主编的《人人文库》。本书就李、杜二家集内,摘录有关二人交往的诗篇,加以解析、考证,并对世人曲解之作,一一作了辨驳。

  • 木雁

    据《庄子·山木》载,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砍伐;又见主人选杀不会鸣叫的雁以招待客人。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

  • 迍邅

    困顿;处境不利。卢纶《寄郑七纲》:“小来落托复迍邅,一辱君知二十年。”

  • 晚柳蝉和角,寒城烛照涛

    【介绍】:周贺《寄姚合郎中》诗句。这两句写秋日晚景,“晚柳”、“寒城”点出时间节令,“蝉和角”写所闻,“烛照涛”写所见。声的相和与光的映照都透露出秋晚的凄凉之意。诗句反映出诗人愁苦的情怀。

  •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介绍】:刘威《七夕》诗颔联。二句渲染星楼玉殿的境地氛围。出句谓拂晓时分,闲云四合,喜气绕楼。对句谓玉殿中空,香气弥漫,景致清幽。二句相映相证,有异曲同工之妙。

  • 崔公远

    【介绍】:一作崔公达,又作崔公逵。唐末女诗人。《全唐诗》存诗1首又4句,《全唐诗补编·续拾》补题重录4句。

  • 支硎寺

    即报恩寺。在今江苏省苏州西支硎山上。其山又名报恩山、南峰山。晋高僧支遁曾居此山,山上有平台如硎,故称。刘禹锡《题报恩寺》:“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丘。”

  • 玄丘

    传说中的地名。相传契母简狄于此得玄鸟卵,吞之而生契。后泛指神仙居处。储光羲《题辛道士房》:“先生秀衡岳,玉立居玄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