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风疾舟中优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风疾舟中优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介绍】:

杜甫大历五年(770)冬,由长沙去岳阳,船经洞庭湖所作。此后不久,他就病死在去岳阳的破船上,这首诗则成了他的绝笔。风疾,风痹病。伏枕,即卧病。杜甫早有风疾,此时加剧,不能起身,故伏枕写诗。这首诗的内容,如标题所述,可大体分为三段。第一段,风疾舟中。由诗的开头至“时物正萧森”。首四句先点明风疾。继写羁旅生活,使病情日益加重;舟行洞庭湖所见景物,以及此时难以排遣的愁绪。第二段,书怀。由“疑惑樽中弩”至“得近四知金”。回忆因疏救房琯而遭贬,长期羁旅、淹留于蜀、楚,生活穷困潦倒。第三段,奉呈亲友。由“春草封归根”至结尾。先写入湖南后,形如飘蓬、病躯行药、小女天亡、行须扶杖的生活苦况。继而称扬湖南亲友的大德骏才,感激他们的高谊厚情。最后慨叹而今仍是“战血流依旧”,哀伤沉疴之躯,不堪乱离漂泊,恐不久于人世。透露奉呈之意——望亲友怜顾。夏力恕曰:“暮年诗格严整如此,思之深而运之熟也。诗家每称杜律,谅哉!”(《杜诗增注》卷二〇)

猜你喜欢

  • 刘廷坚

    【介绍】:曾任吉州馆驿巡官、常州晋陵县尉。《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存诗2首。

  • 而庵说唐诗

    一作《说唐诗》。清徐增撰。徐增(1612~?),字子能,号而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徐增自顺治五年(1648)始与友人说唐诗,十四年(1657)始笔之于纸,康熙元年(1662)中秋整理成书。有9卷本

  • 秦宓论天

    三国时,秦宓为蜀国长水校尉。东吴遣使张温来蜀,秦宓面对张温关于“天”的诸多问难,对答如流而巧妙有理。事见《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后因以“秦宓论天”称誉人有才智善言辩。李瀚《蒙求》:“黄琬对日,秦宓论

  • 学市

    古代专为学生设置的交易市场。卢照邻《乐府杂诗序》:“散发书林,狂歌学市。”

  • 戴休璇

    【介绍】:河东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任盩厔令,天宝元年(742)迁仓部郎中。曾任仓部、司勋员外郎。《全唐诗》存诗1首,误作戴休珽。或作戴璇、戴休?、戴林璇,更有误作李休?者。

  • 塞翁

    见“塞上翁”。

  • 宰树

    坟墓上的树木。刘禹锡《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千行宰树荆州道,暮雨萧萧闻子规。”

  • 杜律注解

    明黄光升撰。分上下两卷,收杜甫七言律诗122首,既非编年,又不分类,殊无伦次。注释置于篇末,大抵先注明杜甫行迹,诗之作年,间或概括全诗旨意,再逐句笺释名物词语,串解句意。不迳引前人注,亦不训释典故出处

  • 狐狸

    汉代东部督邮侯文有语以豺狼喻指地方上的首恶,狐狸指其次。东汉御史张纲曾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见《汉书·孙宝传》和《后汉书·张纲传》。后因以“狐狸”喻指奸佞狡猾的坏人。杜甫《久客》:“狐狸何足道,

  • 陶景

    见“陶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