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源自义和拳、梅花拳、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结社以及秘密宗教白莲教。义和拳、梅花拳最初流行于山东、直隶等地,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相号召,设坛练拳,吸引群众参加。大刀会属白莲教系统的八卦教分支。这些不同源流的秘密结社和秘密宗教,经过长期对立、渗透、分化、演变,到十九世纪末,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汇合成一支反帝爱国的洪流,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参加义和团的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水手、脚伕、渔民和其他劳动群众。义和团首先兴起于山东、直隶。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山东冠县人阎书勤与直隶威县人赵三多领导冠县蒋家庄(今属河北省威县)竖起了“助清灭洋”旗帜,举行反教会起义,遭到清军镇压,反帝怒火迅速蔓延,直隶威县、曲周、枣强、衡水、南宫、开州、东明等州县,山东平原、茌平、临清、博平、高唐、恩县、禹城的鲁西北地区,以及直隶、山东交界地区,到处都在“扶清灭洋”的口号下进行着反侵略斗争。义和团没有统一组织,统一领导,其组织按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划分为八大系统,每个系统又分总坛、坛,坛的首领称大师兄、二师兄等名目。妇女则有红灯照、青灯照等组织。各坛独立,互不统属,有时以传帖等方式,聚众攻打教堂,临时配合行动。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下半年,义和拳逐渐改称义和团。1900年春,义和团在华北、东北各省迅猛发展,在京、津、保三角地带形成强大声势,仅北京城内坛厂就多至八百余所。义和团的迅猛发展和帝国主义的要挟恐吓,使清政府在对义和团的“剿”与“抚”、对帝国主义的“战”与“和”上摇摆不定,争吵不休。6月16日(五月二十日)至6月19日(五月二十三日)慈禧太后经过四次御前会议激烈争论,支持了载漪、刚毅等抚团剿洋的主张。20日(二十四日)下令围攻东交民巷各国使馆,次日公开对外宣战,并发布上谕全面招抚义和团,派出团练大臣控制义和团。帝国主义在义和团兴起之初,不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清政府撤去毓贤山东巡抚职,换上了袁世凯。继而以护使为名,增兵四百余名进驻北京。6月10日(五月十四日)英、法、日、俄、德、美、意、奥八国组成二千余人的侵略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率领由天津出发,乘火车进犯北京,沿途受到义和团的阻击。17日(二十一日)凌晨,集结在大沽口外的各国侵略军袭陷大沾炮台,进而进攻天津。义和团与清军展开了英勇的天津保卫战。在清政府宣战前后,英、美等国策动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搞“东南互保”。在北方,八国联军于7月14日(六月十八日)攻陷天津, 8月14日(七月二十日)攻破北京城,次晨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和一批王公大臣仓皇出逃,逃奔西安,委任庆亲王奕劻、直隶总督李鸿章为谈判代表,向列强乞降议和,并于9月13日(八月二十日)下令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攻占京津后,在烧杀抢掠的同时,继续增兵至十万,进犯张家口、保定、山海关等地。沙俄出兵十七万余侵占东三省。在八国联军的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经过列强之间的分赃争吵,并与清方长期讨价还价,各国公使于12月(十一月)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次年9月7日(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秩序完全确立,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义和团并没有屈服,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仍然坚持斗争。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直隶广宗爆发了景廷宾起义,揭出了“扫清灭洋”的旗帜,把反帝和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侵略野心,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猜你喜欢

  • 三藩之乱

    清初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发动的叛乱。康熙帝亲政后,为巩固统一,下令撤“三藩”。平西王吴三桂于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十一月首先在云南叛乱。叛军攻占湖南常德、衡州(今衡

  • 俸钞

    参见“科差”。

  • 统一党

    民国初年的政党。1912年1月由从同盟会中分离出来的以章炳麟为首的中华民国联合会,与原立宪派的预备立宪公会合并而成。章炳麟、张謇、程德全、熊希龄为理事,汤寿潜、汤化龙等为参事。以“巩固全国统一,建设中

  • 三川口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北宋王朝骄矜腐败,拒绝元昊称帝的要求,并悬赏捕杀元昊,停止宋夏贸易往来,而又不认真做战争准备。西夏遂决计提前大举攻宋。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初,元昊集结主力部队,以猝不

  • 杯酒释兵权

    宋初解除禁军宿将兵权的事件。太祖赵匡胤称帝建国后,深恐五代以来武将拥兵禅代拥立的事件重演,锐意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遂接受谋臣赵普之议,收禁军宿将之兵权。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春,先后黜殿前都点

  • 爱国学社

    清末中国教育会创办的进步学校。1902年4月(光绪二十八年三月)蔡元培、章炳麟、黄宗仰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进行革命运动。是年夏,上海南洋公学当局压制学生言论自由,激起学潮,二百多名进步学生愤而退学

  • 昆阳之战

    新莽末年农民起义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地皇三年(公元22年),新市、平林和舂陵兵会合后,众达十万,遂立刘玄为帝,主力围宛城(今河南南阳),另派王凤、刘秀、王常等分兵攻取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

  • 燕然都护府

    唐在北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个政权机构。唐朝北部地区,居住着突厥、铁勒等少数民族。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军大破突厥, 东突厥灭亡。其后,铁勒部的薛延陀成为漠北强部。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薛

  • 宁江州大捷

    女真族抗辽战争中一次重要战役。天庆三年(公元1113年)完颜阿骨打继任为女真部落联盟长,称都勃极烈,决意领导女真族人民反抗辽朝的奴役压迫。次年九月,调集各部落军兵二千五百人,在拉林水(今吉林、黑龙江两

  • 王世充政变

    隋大将王世充争夺洛阳政权、废越王杨侗而自称皇帝的政变。王世充曾率军镇压朱燮、管崇、孟让、格谦、卢明月等农民义军,深得炀帝宠信。后受炀帝之命,率兵入中原,抗拒瓦岗军。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炀帝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