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

明神宗时期张居正主持的改革。张居正(公元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 世宗时进士,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入内阁,神宗即位后,代高拱为内阁首辅。因神宗年幼,国事都由张居正主持。其时军政败坏,财政破产,阶级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严重。为巩固地主阶级专政, 张居正从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进行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在政治上整顿吏治, “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他针对上下姑息为政,百事推诿的腐朽吏治,提出“考成法”,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官吏的“用舍进退,一以实功为准”,裁汰了一批因循守旧的官僚。在军事上加强边防要塞。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守蓟门,派李成梁镇辽东。同时,张居正还积极采取与蒙古族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的政策,使明朝北部长期保持安定的局面。在经济上,清丈土地,改变赋役制,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下令清查全国土地,限三年完成,清查结果,垦田数达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较孝宗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增加近二百八十多万顷。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实行赋役改革。万历九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张居正重视农田水利建设,起用治河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张居正改革,在富国强兵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但改革触犯了大官僚地主的利益,而遭到强烈反对。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不久,遭权门攻击,家产被抄,家族遭迫害,改革措施渐被破坏。

猜你喜欢

  • 吴越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唐镇海节度使钱镠所建。钱镠少时以贩盐为业,后应募为土团,从石镜(今浙江临安)镇将董昌镇压黄巢起义军,官至杭州都知兵马使。从中和二年(公元882年)起,钱镠率兵先后翦除浙东

  • 日俄战争

    日本与沙俄为争夺中国东北所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1904年2月(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日本在英美的支持下,突然袭击沙俄所侵占的旅顺口, 日俄战争爆发。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沙俄海陆军均遭失败, 日本虽占上风,

  • 班氏著《汉书》

    司马迁《史记》记事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以后缺而不录。汉代学者褚少孙等人曾相续补撰《史记》。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班彪认为褚少孙等人的续作多鄙俗,不足以续《史记》,于是撰成《史记后传》六十五篇(一

  • 古文运动

    唐时以韩愈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反对骈文的束缚,提倡运用先秦两汉散文的运动。魏晋至唐初,骈文盛行,写作者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看起来华丽整齐,内容却空洞无物,形成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

  • 井田制

    相传我们古代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因将土地划分为井字形而得名。一部分学者因《孟子》书中提到“助”法以及公田与私田的对立关系,解释井田制是带有劳役地租剥削性质的土地制度。另外不少人则认为孟子所说的井田制出

  • 王田和私属

    王莽托古改制的经济措施之一,王莽称帝后,鉴于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恶性发展,农民奴婢化日益严重,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颁布实行王田和私属政策的法令。宣布将所有土地收归国家所有,称为王田。奴婢改称私属。两者

  • 燕然都护府

    唐在北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个政权机构。唐朝北部地区,居住着突厥、铁勒等少数民族。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军大破突厥, 东突厥灭亡。其后,铁勒部的薛延陀成为漠北强部。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薛

  • 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决战。正当晋文公图谋南下与楚争霸的时候,一度附楚的宋国倒向晋国。楚国联合陈、蔡等国出兵伐宋。宋告急于晋,晋移师进攻楚的与国曹。卫,迫使楚军北上。公元前632年

  • 御史台

    官署名。西汉称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东汉改称宪台,又称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实际长官。魏、晋、刘宋改称兰台,梁、陈、北朝仍称御史台。御史台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监察机关,专司弹劾之职。唐高宗曾改称宪台,

  • 隋末农民大起义

    七世纪初年推翻隋王朝的农民大起义。隋炀帝在位期间, 由于大兴土木,南巡北游,三征高丽,造成赋税、兵役、徭役极为繁重。农民耕稼失时,田畴多废,河北、山东一带尤甚。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长白山(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