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浙江光复

浙江光复

浙江是革命党人活动较多的地区,新军中有很多同盟会员和光复会员,革命党人和商、学各界及会党也有着密切联系,革命基础较好;同时立宪派也很活跃。武昌起义后,上海的革命党人曾准备在浙江首先组织响应,进行了相应的布置。1911年11月3日(九月十三日)上海先行起义,消息传来,革命党人决定乘反动当局慌乱之际立即举事。11月4日(九月十四日)晚,驻杭州新军发动起义,攻占抚署等各衙门,浙江巡抚增韫被俘。翌日黎明,除清杭州将军德济据旗营顽抗外,杭州全城均被起义军占领。起义军将旗营围困,以炮轰击并进行劝降,直至下午德济始缴械投降,全城光复。起义军入城之初,革命党人童保暄即以浙江临时都督名义出示安民,童在起义前为下级军官,资望难以服众,咨议局的立宪派和一部分革命党人主张以浙江立宪派名流汤寿潜为都督,得到大家同意。11月7日(九月十七日)在杭州召开各界代表大会,推举汤寿潜为都督,成立浙江军政府。都督之下设政事部,总管民政、财政、交通、外交、教育、实业各部,由同盟会员褚辅成任政事部长,许多革命党人在军政府中分任要职,军政大权基本握于革命党人手中。渐江所属各府州县也相继反正,全省很快光复。

猜你喜欢

  • 逃人法

    清初制止庄丁奴仆逃亡的一项法令。清军入关前,已不断掳掠大量汉人为奴;入关后,又有不少汉族人民沦为满人的庄丁和奴仆。这些汉人不堪忍受非人的待遇和压迫,经常以逃亡的方式进行反抗。清政府于是颁布《逃人法》,

  • 彭材、李玉、王海起义

    东汉末年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农民起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豫章郡东部地区农民,在彭材、李玉、王海领导下,举行起义,反抗孙吴政权统治。起义群众有一万余人。后为新都(治今浙江淳安西北)太守贺齐镇压

  • 兴中会

    1894年11月24日(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由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不久,孙中山与邓荫南等抵香港,适辅仁文社领导人杨衢云、谢瓒泰等有志反清,便与之结合。1895年2月21日

  • ***战争

    1840至1842年间,英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向中国强行推销***,故称***战争。从十八世纪中叶起,英国即不断扩大对华***贸易,***的泛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人民

  • 河阴之变

    北魏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朝权的一次政治事变。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死,子元诩年幼即位,母亲胡太后先后两次临朝称制。永安元年(公元528年)二月,胡太后与嬖臣郑俨、徐纥合谋,毒死孝明帝元诩,立

  • 开皇五铢

    隋朝货币。隋以前各朝币制紊乱,钱币名品甚众,轻重不等。隋文帝登极之始,即下令更铸新钱。该钱圆形方孔,上刻文曰“五铢”,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称为“开皇五铢”钱。开皇三年 (公元583年),隋

  • 儒家

    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创始人为春秋末期鲁国孔丘。其学说是,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崇尚“礼乐”和“仁义”, 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其思想核心是“仁”。其天

  • 苏四十三、田五起义

    清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年间甘肃青海地区回族和撒拉族人民起义。甘肃是回族人民聚居地之一。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甘肃安定(今定西县)回族马明心创立新教,反对“门宦”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

  • 钦定西藏章程

    乾隆(公元1736年—1790年)年间,清政府为西藏地方政权所规定的最高法律。廓尔喀侵藏事件后,清政府决心整顿和改革西藏的政治与宗教制度。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清廷命福康安会同八世达赖、七世

  • 鸿沟为界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项羽与刘邦相约, 以鸿沟(自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南至淮阳入颖水)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参见“楚汉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