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

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推行新政起,到同年9月21日(八月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之间的变法活动,共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新政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裁汰冗散官员;命大小臣工各抒谠论以备采择;命各省督抚保荐贤能;命遇有士民上书言事,都察院毋庸拆阅,并不得积压;命各省访查通达时务、勤政爱国能员;命各省督抚酌保使才,诏选宗室王公游历各国;命各部院删去旧制,另定简明则例,裁詹事府等六衙门,酌置散卿以议庶政;开懋勤殿以议制度。经济方面,命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各省设农工商分局,振兴农工商业;奖励士民发明创造,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十二款;命加紧修建芦汉、粤汉、沪汉各铁路,在京师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命京师及各通商口岸设邮政分局;诏编预算,命户部将每年出入款分门列表,按月刊报。军事方面,陆军改练洋操;八旗汉军,均以新法训练;切实裁减旧军;各省力行保甲;举办团练;筹款添设海军,筹造兵轮。文教方面,自下科为始,废八股,改试策论,将经济岁科归并正科,此后考试,以实学实政为主,不凭楷法;将译书局改为官督商办;各地学堂广译外洋农务书籍;挑选学生赴日本留学;改时务报为官报;筹办京师报馆;创设京师大学堂,筹办铁路、矿务等专门学堂,兴办中、小学堂,各地书院及不在祀典之民祠改为学堂,等等。这些诏令,基本上是采纳了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的变法建议。康有为等的建议,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君主立宪的愿望。当然,光绪皇帝并未能完全采纳维新派的意见。即使这些枝枝节节的改革,也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扼杀了这场维新运动。

猜你喜欢

  • 朝阳起义

    太平天国后期东北农民起义。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逃到热河,随行的数千名文武官员、后妃宫监、护驾军队,成为热河地区人民的沉重负担。是年夏,奉天义州(今义县)人王达与刘珠等率众

  • 春帆楼条约

    见“马关条约”。

  • 白莲教

    又名白莲社、白莲会,佛教净土宗的一个支派。始创于南宋,入元后传播日广。起初,其首领得出入宫廷,其信徒亦受官府保护。后来,在流传过程中,该教又吸收了明教、弥勒教的若干成分,由宣扬“弥陀出世”,进而宣扬“

  • 三长制

    北魏时期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魏初实行宗主督护制,豪宗强族有大量隐庇户口,不负担国家赋役。为使豪宗强族的依附民口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劳动人手,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孝文帝元宏接受

  • 郏县战役

    李自成农民军击溃明将孙传庭部的战役。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九月,陕西总督孙传庭率军出潼关,另遣别将出武关,两路人马齐向河南进攻农民军,李自成率军迎战,在郏县相遇,李自成弃甲仗军资而走,明军争取之

  • 勃堇制

    女真族原始社会制度。勃堇为女真语,转讹为勃极烈,即后来满族所称之贝勒。意为部落之长。约出现于石鲁时期,但当时尚无官府设置。自乌古逎接受辽所授生女直部族节度使称号,始设官府属员。部落联盟出现后,又有都勃

  • 制举

    依皇帝诏令临时设置科目而进行的一种考试。始行于两汉。唐代的制科名目颇多,如志烈秋霜科、辞标文宛科、博学通艺科、博学鸿辞科等,达几十种。唐代较重视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等,这些科举行次数

  • 噶尔丹叛乱

    清初漠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活动。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厄鲁特蒙古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四部。其中以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康熙时厄鲁特的准

  • 腹心部

    辽朝皇帝的侍卫亲军。始置于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担任契丹部落联盟长之后,由各部落拣选强劲精壮之士二千余人,组成亲兵部曲。阿保机称帝建国后遂以为侍卫亲军,而命最亲近之贵族统领之。

  • 悬瓠之战

    刘宋与北魏间的战争。北魏统一北方后,战败柔然,镇压盖吴起义,安定了后方。遂挥军南下,进攻刘宋。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步骑兵十万人,攻宋的悬瓠(今河南汝南境内)城。魏军将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