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

官署名。汉宣帝时,匈奴分裂,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西部的日逐王归汉,汉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治所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野云沟附近),管辖西域诸国。汉朝对西域诸国册封国王,颁赐官吏印绶, 调遣军队,征发粮草等事务,由西域都护府具体实施办理。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废西域都护府。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复通西域,置西域都护府。章帝初年,不再派遣都护。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大破匈奴,调兵遣将出击西域。永元三年复置西域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 , 再罢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的军事行政长官是西域都护,其下有副校尉,属官有文职的都护丞,武职的都护司马等、管理西域屯田事务的戊、己校尉,亦归西域都护节制。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发展了两汉政府与西域诸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联系。

猜你喜欢

  • 柴桑之会

    刘备、孙权建立抗曹联盟的事件。长坂战后,曹操占据荆州(治今湖北襄阳)军事重镇襄阳,控制了荆州江北地区,对孙权震动很大。刘备采纳诸葛亮联吴抗曹建议,派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与孙权结盟。诸葛亮向

  • 文天祥抗元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二月,元军东下,文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知赣州,组织各族抗元武装万人,要求冒死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八月,改知平江府(今江苏苏州),遣师救援临安门户独松关(今浙江安吉东南),

  • 袁世凯逼宫

    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利用革命的威胁,要挟清政府交出军政大权,当上内阁总理大臣;又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在帝国主义和立宪派的支持下,通过南北议和迫使革命党人妥协让步。当袁世凯从南京方面得到只要清帝退位、他

  • 周武帝统一北方

    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即位。为完成统一大业,他励精求治,富国强兵。励戒朝廷百司节俭省约,减轻农民力役。同时,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建德元年(公元572年),诛权臣宇文护,自

  • 辛酉政变

    又称 “祺祥政变”。1860年(咸丰十年)咸丰皇帝在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时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翌年8月(七月)病殁,遗诏立其六岁幼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

  • 学部

    清末官署名。清末停止科举,各地兴办学堂,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主官为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五司(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十二科,原有之国子监也并归学部

  • 宋平荆湖

    宋初攻灭荆南(又称南平)与湖南两个割据势力的战役。宋太祖采纳谋臣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建策,锐意统一全国。高氏统治下的荆南和周氏割据的湖南,地狭兵弱,但地处中原王朝与后蜀、南唐、南汉之间,战

  • 天盛律令

    西夏仁宗天盛(公元1149-1169年)时,在前代律令基础上,依仿宋朝政书体例,用西夏文字编纂的一部政治制度与法令专书。全名《天盛年改新定律令》,或称《天盛年改新定禁令》、《天盛年改新定禁令名剪》。除

  • 大刀会

    清末民间秘密结社之一。1894年(光绪二十年)山东曹县刘士端组织大刀会反抗洋教,影响及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方。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江苏砀山(今属安徽)刘隄头村教民抢割平民庞山麦子,双方发生

  • 十三部刺史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全国(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为交趾、朔方、冀州、幽州、并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部设一刺史,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