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郡国制

郡国制

汉初地方行政组织。汉初刘邦错误地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认为秦朝未封子弟为辅佐,故二世而亡。刘邦在铲除了异姓诸侯王之后,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形成了郡、国并存的形势。郡直隶中央政府,王国则由诸侯王统治,实际上即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景帝时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规定,王国中的高级官吏由朝廷任免, “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武帝时又实行推恩令,分裂诸王国,并实行左官律和附益法,降低王国官吏的地位。从此, “诸侯惟得衣食租税”,王国名存实亡。南北朝时,仍行郡国并置的制度,但王国的相和内史均由朝廷任免,至隋始废国存郡。

猜你喜欢

  • 建州三卫

    明代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机构。居住在我国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满族,明朝时仍称女真,当时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也叫野人女真)三大部。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派使招谕,女真各部首

  • 教军起义

    见“号军起义”。

  • 文帝轻刑

    西汉建立后,萧何参考《秦律》,制定了汉律九章。九章律虽较秦刑为轻,然肉刑仍有黥刑、劓刑、刖刑等残害人肢体的刑罚。文帝前元十三年 (公元前167年),齐太仓令淳于意因罪判刑,解赴长安,其幼女缇萦随父前往

  • 西林教案

    见“马神甫事件”。

  • 禁烟运动

    清道光年间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员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输入***的斗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贸易作为对华进行殖民掠夺的重要手段,英国尤为祸首。到***战争前夕,输入中国的***每年多达四万余箱,其中绝大部

  • 中英北京条约

    原称《中英续增条约》,1860年10月24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英国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恭亲王奕訢代表清政府在北京礼部大堂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签订。共九款,除了承认中英

  • 王则起义

    宋仁宗时贝州(今河北清河)士兵起义。牧羊人出身的宋宣毅军(禁军)小校、弥勒教徒王则,与州校张蛮、卜吉及教首李教等长期秘密组织今河北、山东交界地区十余州居民、官府及士兵中的教徒,谋于庆历八年(公元104

  • 开皇律

    隋文帝开皇年间制定的法律。原文已亡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尚书左仆射兼纳言高颎,上柱国、沛国公郑译,上柱国,清河郡公杨素等大臣制定新律。开皇三年,又命太子少保苏威、秘书监牛弘等改定之,制

  • 忠义军

    义和团运动时期东北最大的一支民众抗俄武装。1900年7月(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俄军侵略东北,清军抵抗失利。刘永和在吉林磨盘山率众数千人, 树起“忠义军”旗帜,坚持抗俄斗争。次年初,与王和达、董毅敏为首的

  • 劾里钵联盟

    辽兴宗咸雍八年(公元1072年)乌古迺死后,其子劾里钵继为诸部长,仍接受辽赐予的节度使称号。先后平定雅达澜家族桓赧散达的反抗,斡勒部杯乃温都部乌春窝谋罕的反抗和纥石烈部腊醅、麻产的反抗,击败完颜部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