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元参赞延寿书

三元参赞延寿书

五卷。元李鹏飞(生卒年不详)撰。李鹏飞,自号九华澄心老人。池州建德(今属安徽贵池)人,以行医济人为乐,终为名医。编撰《三元参赞延寿书》五卷。《三元参赞延寿书》,又称《三元延寿参赞书》。此书篇首有四序三跋。其中四序二跋作于元世祖至元辛卯至甲午年间(1291-1294),只有和元呆(人名)跋作于元惠宗至元四年戊寅(1338),较其他序跋晚出四十余年。说明此书当成于元世祖末年。据李鹏飞自序所述,戊辰(1268)年试太学,至礼部,少憩于飞来峰下,忽然遇宫道人,宫道人对他讲述人生有天元、地元、人元等三元之寿各六十,共一百八十岁,因不加戒慎,则日损其寿。并说精气不固,减天元之寿;谋为过当,减地元之寿;饮食不节,减人元之寿。李鹏飞据宫道人三元之说而搜罗诸书,集而成编。全书分五卷。其中第一卷为《人说》及《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章,讲述人之形、神生成;强调男女居室不可废,但应知所戒慎。第二卷为《地元之寿起居有常者得之》章,以屋喻身,言养生之道等。第三卷为《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章,就五味饮食等,引医药养生书而言其适宜或禁忌之事。第四卷为《神仙救世却老还童真诀》章,言人因动作施泄,散失元气,有损天元之寿。第五卷为《神仙警事》章,讲戒情调摄乃养生之本,以不损为延年之术等。书末有《阴德延寿论》与《函三为一图歌》,叙述积阴德而延寿的故事数则,及咏全三元之寿的五言歌词,并载有二十四节二十八宿外圆内方的八卦图一幅。总其书所言,都是强调惩贪窒欲养生之要,以全人的三元之寿。其大概是说人的三元之寿已定,损之越少,全其寿的可能性越大。书中证引广博,有名者如老、庄、孔、孟、黄帝、彭祖、陶弘景、苏东坡以及《内经》、《素问》、《灵枢》、《黄庭》、《阴符》、《淮南子》等经书。其不知名者皆称之为“书云”。因此书收录甚广,故《四库提要》称“其说颇为丛杂”。此书对于后世养生及后世学者对古人养生学的研究,实为可参考之作。现存明《道藏》(题《三元延寿参赞书》)本,清《四库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冬青树

    二卷。清蒋士铨(1725-1784)撰。蒋士铨,字心余,又字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江西铅山人。清代文学家。士铨工词曲兼善诗文,在乾隆嘉庆时期影响很大,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一生著述很多

  • 菌阁琐谈

    一卷。清沈曾植(1851-1922)撰。沈曾植字子培,别号乙盦,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衙门章京。著有《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笺证》、《海日楼

  • 手臂录

    五卷。清吴殳撰。吴殳,字修龄,自号沧尘子。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工诗,王士祯、阎若璩对其甚为推许,著《围炉诗话》七卷。《清史列传》入《文苑传》。案《围炉诗话》于《四库提要》有著录(诗文评存目),云其

  • 丰正元集

    四卷。明丰越人(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丰越人,字正元,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尝自号天放野人,故《千顷堂书目》作《天放野人集》,所载卷数与此本相合。恐为一书而异名。后有其子建跋,称其遭逢骨肉之难,故

  • 礼记纂图注义

    十三卷。元彭廉夫(生卒年不详)撰。此书见乾隆钦定《礼记义疏》,杭世骏《续礼记集说》,而系辑自《永乐大典》,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等所编。考此书卷次可知,卷一《曲礼》谓“礼之委曲细微者”一节,第二行有

  • 洞灵真经注

    见《亢仓子注》。

  • 无竞先生诗

    三卷。清吴鸿纶撰。吴鸿纶字儒钦,号无竞,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吴鸿纶世为望族,少承家学,却屡试不第,平生以文字抒怀,至老不倦。吴鸿纶为诗风格峻拔,由纤丽而日渐淡泊,自认为诗得力于“淡”字。如集中《冬

  • 云溪集

    十二卷。宋郭印(约1126年前后在世)撰。郭印,字亦不详,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生卒年不详,政和中进士,历任县令,晚始退居。性嗜水竹,经营二十载,始得一亩之园。云溪乃其别墅之名。其诗才地

  • 黄粱遗迹志

    一卷。明杨四知撰。四知,祥符(今河南开封)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年(1574)进士,曾官巡按直隶御史。“梦黄粱”的故事,唐代小说家沈既济《枕中记》已有记载。这部传奇小说中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授

  • 素庵文稿

    二卷。王珏(生卒年未详)撰。王珏,清末翰林院编修王补之子,湖南湘乡人,生平无考。此文稿上卷为读《春秋三传》、《孟子》、《礼记》、《孔子家语》书后等文二十二篇。下卷为读《史记》、《后汉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