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丘陵学山

丘陵学山

无卷数。明王文禄(生卒年不详)撰。王文禄,字世廉,海盐(今属浙江)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王文禄性嗜书,闻人有异书者,辄倾囊购之,得必手校。缥缃万轴,置之一楼。年八十余,犹计偕北上,不屑就乙科秩。平生著述丰富,有《竹下寤言》、《海沂子》、《文脉》、《策枢》、《医先》、《胎息经略疏》、《庭闻述略》、《参同契疏略》等几十种。《丘陵学山》是他较有影响之作。玉文禄汇刻诸书,以拟宋左圭《百川学海》,故以《丘陵学山》为名。原书目录后有王文禄后记。记中云:“原丘陵,改百陵,对百川甚切帖。丘宣圣讳,改百,尊圣也。”在此王文禄说明了后将《丘陵学山》改为《百陵学山》的原故。此书目录以千字文编次,初刻本(隆庆二年印本)用的是原名《丘陵学山》,所收之书仅74种,千字文自天字至师字。此本亦即《四库》馆臣在编修《四库全书》时所用之本。接着王文禄对此书不断加以增补,又刊刻了九十三种本,书名仍题《丘陵学山》(邵懿辰《标注》有王文禄《明世学山》九十三种,或此本已改《明世学山》)。至万历十二年(1584),王文禄在此基础上“编次《千字文》,渐至百号”,即从天字至罪字。此书皆由王文禄一手辑刻,孜孜20余年,始成百种。但由于所收之《钱子法语》、《钱子巽语》二种,即原名之《钱子语测》,三者实为一种。故虽号为百种,实际上只有98种,至此书名正式改题《百陵学山》。书中主要收辑明代著作,其中有许多关于明代学术思想,农业生产与风俗习惯等历史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明嘉靖、隆庆、万历刻本,有商务印书馆1936年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本(但此本缺陶字《三炼法》一卷,唐字《六炼九炼法》一卷。)

猜你喜欢

  • 六观楼文集拾遗

    一卷。清许鸿磐(约1762-?)撰。许鸿磐字渐达,号雪峤。济州(今山东济宁)人。卒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以后。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历官指挥、安徽同知泗州知州等职。著有《方舆考证》。考订详

  • 榕堂续录

    四卷。清代蒋超伯(生卒年不详)撰。因成书时作者堂后有巨大榕树,所以命名为《榕堂续录》。此书属于札记类,主要是摘录经史诸家之书的有关内容,中间夹有作者的考证,如“山亭乡侯事为蒋家故实”等考证。全书议论平

  • 承德府志

    六十卷,首二十六卷。清海忠纂修。海忠,字靖堂,长白人,道光六年(1826)任承德知府,历官热河兵备道等职。承德府旧无志,“海忠守是邦,以承德向无志乘,公暇从事采辑”,遂成此志。道光十一年(1831)刻

  • 尊圣集

    四卷。明陈尧道(生卒不详)撰。陈尧道,里籍、生平事迹均不详,惟知明嘉靖末(1560年前后)为大埔县教谕。《尊圣集》记有关孔圣事迹,分图像、世家、事迹、遗泽、制敕、撰述、封事七类,但内容多抄袭《祖庭纂要

  • 平苗纪略

    一卷。清方显(?-1741)撰。方显,字敬斋、周谟,巴陵(今湖南岳阳)人。历任湘乡县教谕、广西恭城知县、贵州镇远知府、贵州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巡抚。该书载作者奉命讨苗事。雍正四年(1726),贵州苗族

  • 胡氏诗识

    二卷。明胡瓒宗(生卒年不详)撰。胡瓒宗字可泉,一字孝明,自号鸟鼠山人。秦安(今属甘肃)人。正德进士,曾任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后为仇人构陷,革职返乡。著述甚丰,有《辛巳集》、《丙辰集》、《鸟鼠山人小集》

  •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二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条。《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一书,于卷初第一章赞扬禅定功德略明身本与真心,以及身与心数之差别。第二章广说三乘一切智慧皆从禅生,分晓修禅与不修禅的得失、利害

  • 诗集传名物钞

    八卷。元许谦撰。许谦(1270-1337)字益之,自号白云山人,金华(今浙江金华县)人,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延竑中居东阳八华山讲讲学,从者甚众。师王鲁斋,为朱熹四传弟子。卒谥文懿。《四库全书总目

  • 剪彩集

    二卷。明张之象(1507-1587)撰。之象,字玄超,一字月鹿,号王屋山人。华亭(上海松江)人。其自幼聪颖,博览群经,才能为时贤所推重。曾任浙江布政司经历。但终因性情不合于流俗,投劾而归。之象一生著述

  • 诗疑笔记

    七卷。清夏味堂撰。味堂字淡人,江苏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生卒年不详。此书号称宗毛传,往往有不得毛诗意处。但有些解释颇有所据,可做为一解,供学诗者参考。有嘉庆甲戌(1815)梅花书屋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