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丧服会通说

丧服会通说

四卷。清吴嘉宾(1803-1864)撰。嘉宾字子序,江西南丰县(今江西省东部)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究心当世利弊,曾条陈海疆事宜。因事谪戍军台,寻释归。后任内阁中书。同治三年(1864年),战殁南丰三都墟,事闻,敕建专祠,加等赐。学宗阳明,但注经字疏句择,讲求依据,为学大要归在潜心独悟,力求自得。通贯诸经,尤长于《礼》。著有《礼说》、《周易说》及《丧服会通说》等。是书前面有嘉宾自序,序中说到:“后世治丧服者多矣,不观其会通,安知先王所以为权度者?先王之制固有时而易,人道则无易。丧服者,人道也。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别,自古及今,未之有改。观其会通以行之,则先王之道,至于今日,虽欲稍为损益,其于吾之心,将必有惄然不安者。窃尝观《仪礼丧服》经文,以经所见者,推其所不见者,为之绎其辞义,图其等衰,次其先后之序,知古之简策,非苟焉而已。非薄无以明厚,非厚无以明至厚薄者然,况其厚者,故行道为之陨涕,而为人分亲者何如,众厚者然况其至厚者。夫三年之丧,莫大于辨位,丧之有期,足以容辨位,人莫不相爱,爱之本生于同居,同居有时而穷,则亲亲由是杀,爱以敬而后久,敬亦足以胜爱,敬之义成于宗庙,宗庙世及,以辨贵贱,则尊贤由是等。古教民者莫大于丧祭,人道所以为权度,率靡不在此录既卒,命之曰《丧服会通说》(序末题‘咸丰元年孟夏月,南丰吴嘉宾子序书’)”是书卷一为《仪礼丧服经解》(专录服制之见经者,自斩衰章至缌麻章),卷二为《丧服图说》上(自士宗图说上至丧有无后无主说),卷三为《丧服图说》下(自大夫宗图说至丧位表说),卷四为《丧服改制说》(自礼为君斩衰三年汉文遗命短丧唐宋以来群臣并以日易月无终三年者,至礼妇为夫曾祖父母无服,今律为夫之高曾祖父母缌)。按:是书对于丧服古今之变、礼经分别之精。所以维系人民及亲亲尊尊者,都有至理,的确在《丧服足征说》诸书之上。但礼时为大。如卷四首先叙述自汉文短丧,唐加异姓服,明加子为母妇为舅姑皆斩衰等,而服君服宗服父之义皆微,并为明抉其所由然。但书尾仍然认为今律每十年一修,圣人之经,则百世莫易,因而敢守礼而条论所以改制,以待夫诹律者并择。可见,这是仍然有希望改正之意。实际上,封建既废,礼经所谓降绝者,并非后世所能沿用,所谓尽臣诸父昆弟者,只有天子才能实行。而夫妻平等,早已经成为定俗,则子及于妇之服,由经改重者,也难以议更。又古今习尚不同,假若一定改父母为长子三年恐转滋疑骇,且实无胙封食采之重。道光五年(1825)重修通礼,也有由重改轻者,也无关宏旨,何况近来教派不同,并有废祭者、更何论服制?是书研究精深,条理明析,应当引起治礼家注重。此书有咸丰刊本和同治六年(1867)刊本。

猜你喜欢

  • 周易观澜

    无卷数。清乔大凯撰。乔大凯字颐庵,济宁州(今属山东)人。乾隆十八年(1753)举人。此书每彖爻之下都先列《本义》、程《传》,次列诸儒旧说,而以己意加以折衷。其所采掇,不出习见之书。间有自出新义的,如说

  • 薛子庸语

    十二卷。明薛应旂(见《薛方山纪述》)撰。此书为他讲学之语,分为二十四篇,各以首二字为名,而每条皆冠以薛子曰。由门人向程作音释。书中主要论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如认为心即道,人心本与天通。圣之所以为圣者,在

  • 丧服经传马氏注

    一卷。东汉马融(79-166)撰,清马国翰辑。马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博学宏通,生徒常有千余人,郑玄、卢植都出其门。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

  • 孝经释疑

    一卷。明孙本撰。孙本字初阳,钱塘(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著述有《孝经释疑》一卷,《古文孝经说》一卷。是书为问答体,一疑一释,以阐发其义,凡十八条,所见多当。本经引《尚书》一处,引《诗》十处,

  • 毛雅

    即《毛诗传义类》,见“毛诗传义类”。

  • 汉代古文考

    一卷。近人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曾师事罗振玉,任清华研究院教授。著述宏富,成就卓著,撰有《殷墟书契考》、《流沙坠简考释》,《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西周金

  • 儒林公议

    二卷。宋田况(1003-1061)撰。田况字元均,其先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徙居信都(河北冀县)。少有大志,举进士,又举贤良方正,为太常丞,辟陕西经略判官,入为右正言,历帅秦蜀,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景灵

  • 仪礼注疏正讹

    十七卷。清金曰追撰。曰追字对扬,号璞园,嘉定(今上海嘉定)人。金氏依据朱熹《经传通解》,另参以杨复图、敖继公《集说》,陈凤梧、钟人杰两郑注本,以及沈彤《小疏》、马駉《易读》诸书,于每节经文标“起、止”

  • 数学理

    九卷附一卷。英国棣么甘(1806-1871)撰,英国傅兰雅(1839-1928),赵元益(1840-1902)译。棣么甘为英国著名数学家,在分析、代数、逻辑方面均有著述。傅兰雅为英国传教士,曾与李善兰

  • 汉书正误

    四卷。清王峻(1694-1751)撰。王峻字次山,号艮斋,江苏常熟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江西道监察御史。乾隆十六年(1751)卒,年五十八岁。《汉书正误》卷首自序中说,“暇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