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丧服经传补疏

丧服经传补疏

二卷。叶大庄撰。大庄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福建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光绪年间著成是书。此书没有序和跋。卷一从斩衰三年章到齐衰三月章;卷二从大功章到记。此书颇有新义。其可取者,如引张尔岐说,认为《礼记》杂出汉儒,应当据此传为正,因而,诸儒有引《礼记》来怀疑《丧服》者,都力辨其错误。又如于斩衰章,妻为夫下,认为妻以夫为至尊,夫以妻为至亲,究竟不能与君父同论。于齐衰杖期章,辨徐乾学言。唐高宗易母之服以三年,母丧无期服,因无期服之祥禫,妻丧之详禫亦废。引汉荀爽传,时人大多不行妻服,况禫制,驳徐说。(清制妻丧期服,给假之日,多于伯叔,是已知重于旁朝,谓从三年而降故有十五日。)齐衰不杖期章,引《白虎通》尊如父而非父者舅,亲如母而非母者姑,认为女既适人,降其父母之服,舅姑之服,当然不能逾其父母。于大功九月章,女子子嫁者未嫁者十九字,认为应当依从郑君改读为精。以传文下,言为世父母叔父母等二十字为注,与秦氏《通考》、胡氏《正义》诸说都相合。此条征引诸人,有敖继公、王志长、郝敬、汪琬、徐乾学、张尔岐、姜兆锡、万斯大、秦蕙田、盛世佐、金榜、程瑶田、孔广森、阮元、胡承珙、江筠、李纬等。只是在斩衰章之诸侯为天子下,竟然断言此经为侯国之制,天子之服,例不兼及,则与《郑目录》云天子以下死而相丧,亲疏隆杀之礼有异。隐用敖氏此篇言诸侯以下丧服之说。《胡氏正义》引盛世佐《中庸》三年之丧达乎天子,《曾子》、《孟子》都说从贡子达,力驳敖氏之说,的确有所根据。特《左传》言王一岁而三年之丧二,是天子也有专服。如天子于诸侯,称同姓曰伯父叔父,异叔日伯舅叔舅,当然应该有服。《吕刑》曰伯父伯兄,促叔季弟,幼子童孙,是虽绝旁期,但也不能一无所服,因而,敖氏认为是诸侯以下丧服,郝氏认为断自大夫以下。清代诸儒,都依从郑氏之说,但此经实际上没有天子制服明文。《周礼·司服》载掌王之吉凶衣服,凡凶事,服弁服注,其服斩衰齐衰。《通典》引田琼云,天子不降其祖父母,曾祖父母后太子嫡妇姑姊妹女子子嫁于二王后,都如都人。又说,凡吊事弁绖服,王为三公六卿锡衰,诸侯缌缞,大夫士疑衰。由此可见,是天子之应服者与此经丧服相同。旁期既绝,可以用此经对其加以完备,郑注自然可以弄通(《通典》有天子为皇后父母服议,天子为母党服议,天子吊大臣服议。《宋史·礼志》帝于大臣有挂服之礼,但亦谓吊时),而是书侯国之制,不能作为依据。此书有光绪间玉屏山庄刊本。

猜你喜欢

  • 倪宽书

    一卷。汉倪宽(?-前103)撰。清马国翰辑。倪宽汉千乘(今山东高青北)人。从欧阳生学《尚书》,由郡国推选诣博士,受业于孔安国。为廷尉属官,常以古法决疑狱。武帝元鼎年间,任左内史,奏开六辅渠。元封元年为

  • 周官考征凡例

    不分卷。清末廖平撰。廖平另撰有《周礼订本略注》,已著录。此书主要观点有五:一,认为《曲礼》之“六大、五官、六府、六工”,当为《周官》旧题,应在经末附《曲礼旧题统属各官》表以不没其实;二,认为《周官》官

  • 孝经通论

    四卷。邬庆时著。邬庆时字白坚,番禺(今广州)人。《孝经通论》系邬庆时搜集古来孝经家言,总括所见,本诸心得,摘其大要而成。全书凡四卷,被整理成十篇。第一作者,论孝经为孔子所作。第二时代,论孔子作孝经的时

  • 怀远县志

    ①二卷。明孙维礼、杨钧纂修。孙维礼,浙江海宁人,明嘉靖三十三年来任怀远县知县。怀远县无旧志,嘉靖十七年(1538),监察御史杨瞻奉命巡江北,命县令商承学延上舍杨钧纂辑,未几,商承学以内征去,主簿戚英始

  • 毛诗答杂问

    一卷。三国吴韦昭、朱育等撰,清马国翰辑。韦昭,字宏嗣,史为晋讳改“曜”。吴郡云阳(今江苏苏州。一作今陕西淳化西北)人。少好学,能属文,历迁太子中庶子,孙皓即位后为侍中,领国史,因持正为孙皓所杀。有《孝

  • 皇明开运英武传

    八十回。不题撰人。据明沈德符《野获编》云,此书为嘉靖时武定侯郭勋撰,以彰其先祖郭英的开国功业。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亦持此说。另说为徐文长撰。作者究为何人,尚属疑案。该书为长篇历史小说,约成书于明代中叶

  • 文致

    不分卷。明刘士鏻(约1654前后在世)编。刘士鏻浙江杭州人。字号履迹待考。崇祯四年(1631)进士。此书辑汉、魏、六朝以至明人所著,通为一书。不分卷数,但别列为十七门。诠次颇伤芜杂,无所取裁。《四库全

  • 房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杨延烈修,郁方董等纂。杨延烈,字子扬,山东章邱人,进士,官房县知县。郁方董,字小晋,江苏嘉定人,主簿衔。县志,明弘治时教谕陶釜修《房县志》六卷,嘉靖时主簿严光修《房县志》,俱无传本。

  • 春秋左传嵇氏音

    一卷。魏嵇康(223-262)撰,清马国翰辑。嵇康字叔夜,谯国銍(今安徽宿县)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少孤,为魏宗室婿,仕魏为中散大夫。博洽多闻,崇尚《老》、《庄》。工诗文,善鼓琴,精乐理,与阮籍、山涛

  • 十七史商榷

    一百卷。清王鸣盛撰。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礼堂、西庄,号西沚。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甲戌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擢侍读学士,充福建乡试正考官,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左迁光禄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