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州音韵

中州音韵

一卷。明王文璧撰。王文璧,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事迹不详。日人石山福治《考定中原音韵》云:“王文璧增本名为《中州音韵》,卷首载虞集的序文一篇。其分韵自东钟至廉纤共十九部与写定本无异。其他诸起例以下,关于作词法、词论的诸记述一概未收。他不承认平声有阴阳之别。所录之字数较的本(案指周德清《中原音韵》某种刊定本)增加三千七十二字。全书各字俱注音义,与的本无异。”石山福治所据之本只见于日本。石山福治云:内阁文库藏有明刊王文璧《中州音韵》校正本,卷末附载明人张某后序曰:“洪维我太祖高皇帝稽古右文。万几之暇,亲阅韵书,以其起于江左,殊失正音。命臣随音刊正,为《洪武正韵》。悉去沈约之陋,惟以中原雅音为定。列圣相承,百三十余年于兹。车书一统之盛,度越前古,信吾夫子所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是已。说者以《中原雅音》即《中州音韵》,高安周德清所著也。分韵定字,虞文靖公识之详矣。其间残缺失次者亦多,一起而正之者何人邪?先宜人母弟王文璧先生,通书史,善音律,参互考订而加修饰焉。缺者补之,讹者正之,音切注释,视旧本尤详。以予窃禄闽中,附以示教……”石山氏据序文“列圣相承,百三十余年于兹”的话,推算此书成于弘治末年与正德初年之交(即1506年前后)。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谓此书有蔡清之序。《明史·儒林传》记载蔡氏卒于正德三年(1508年),故王文璧之书作于正德三年之前。赵氏考证与石山氏之说正合。有蔡清序之本已亡佚不传,唯蔡清序存于《小学考》。蔡序云:“顾其书(案周德清《中原音韵》)虽为识者所赏,而未及显行于世,况更物以来,蠹蚀湮晦,复百余年矣。吴兴王文璧先生,隐居乐道,沈潜书史,而不废音韵之学。今年九十矣,乃能取家藏故本,大加订正,视故本为益精且详。以吾闽宪佥张公某,甥也,属为梓行之。”《中州音韵》分韵仍沿《中原音韵》之旧,分十九个韵部,韵目亦与周书相同。平声同《琼林雅韵》、《词林要韵》,不分阴阳。阴阳声的不同,可从切语上字辨认,阴声字用原清音字为切,阳声字用原浊音字为切。入声同《中原音韵》,派入平上去三声,其切语已用非入声字,说明此时入声已真正消失。《中原音韵》入声派入平声者只入阳平,此书不分阴阳,故入声派入只注明“入声作平声”,与周书不同。《中州音韵》的体例采用部分传统韵书的惯例,每一小韵以圈隔开,小韵首字下注明反切,各字之下注释字义。这些作法与《中原音韵》不同。石山氏谓此书“各字俱注音义,与的本无异”,则石山氏所见《中原音韵》的某种刊定本是注音释义的,究为何本已无法考察了。明程明善所辑《啸余谱》中收有《中州音韵》。《啸余谱》有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原刻本及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刻本两种。原刻本中的《中州音韵》由古歙赵善达校;重刻本中的《中州音韵》由西吴张汉校。张汉校本与日本内阁文库所藏本基本相同。1926年北京大学出版组曾据张汉校本影印行世。

猜你喜欢

  • 广仁类编

    四卷。明王时槐(1522-1605)撰。王时槐,字子植,号塘南,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历礼部郎中、福建佥事。累官太仆少卿,降光禄少卿。隆庆末,出为陕西

  • 睿养图说

    无卷数。明杨观光(生卒年不详)撰。杨观光,字用宾,招远(今山东省招远县)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少詹事。杨观光有文采,善画山水。此书是他任赞善时给太子所进的书。以《唐六典》所载东宫官制:“赞

  •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

    八卷。元杨朝英撰。朝英字澹斋,青城(今山东高青)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曾与贯云石交游。作品风格以豪放著称。编有《阳春白雪》和《太平乐府》两种散曲总集。是集前五卷为小令,后三卷为套数。凡当时士大夫所撰

  • 坦园诗录

    二十卷。《坦园文录》十四卷。清杨恩寿(1835-1891)撰。杨恩寿,字鹤俦,号蓬海、朋海、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在云南、贵州作幕宾多年。恩寿不仅工诗文,而且善写传奇,著作颇丰

  • 易用

    六卷。明陈祖念(生卒年不详)撰。祖念字修甫,连江(今福建连江)人,为著名学者陈第之子。陈第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等书,对音韵学研究有很大贡献。祖念学术成就虽不及其父,但说《易》却胜过一筹。

  • 敲空遗响

    十二卷。清(释)如乾(约公元1729年前后在世)撰。如乾字憨休,俗姓不详,四川人,生卒年均不详。尝主陕西兴善敦煌等寺。本集杂文八卷、诗四卷。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重纂三迁志

    十卷。清孟广均原纂,陈锦、孙葆田重纂。广均山东邹县人,为孟子七十代孙,世袭五经博士。明代史鹗曾撰为《三迁志》,记孟子事迹、世系及历代祀典等。其后明胡继先、吕元善及清孟衍泰皆有纂修,至广均再修,仅成草稿

  • 调梅鼎禅师语录

    十四卷。清代释明鼎(生卒年不详)述,释宝宣等编。明鼎,俗姓冯,号粟庵,字调梅,晚年自称恬退翁。其生平事迹详见《恬退翁后录》辞条。明鼎所说,由门人宝宣所编成的《调梅鼎禅师语录》一书,为语录体佛书。该语录

  • 古诗纪

    一百五十六卷。明冯惟讷(?-1572)撰。冯惟讷字汝言,号少州。山东临朐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江西左布政使,所举多为民便。惟讷与兄惟健、弟惟敏,皆以诗文名齐鲁间。有《风雅广逸》、《楚词旁

  • 说文大小徐本录异

    一卷。清谢章铤(生卒年不详)撰。章铤字枚如,福建长乐人。光绪进士,不殿试而归,大吏聘为致用书院山长。著作尚有《赌棋山庄文集》,其中载《答张玉珊书》,自谓撰《说文大小徐本录异》二十卷,仅首编第一至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