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经
见《华氏中藏经》。
见《华氏中藏经》。
二卷。元周闻孙(生卒年不详)撰。闻孙,字以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此集前有永乐(1421)邹缉序。称其年三十五举进士。会试中乙榜。揭傒斯荐入史馆,奏修宋、辽、金三史应以宋为正统,不合统治者意图,出为
一卷。明末清初人钱邦芑(生卒年月未详)辑。钱邦芑字开少,江苏丹徒人。明诸生,隆武时授御史,永历帝立,以原官巡抚四川。钱邦芑力主与大西联合抗清,为马吉祥辈所抑,郁郁不得志。永历入缅,钱邦芑走闽粤为僧,号
一卷。清孟先颖撰。生卒年不详。山西太谷县(今山西省太原盆地东南部)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曾任刑部主事、福建司行走(见癸巳夏季缙绅)。书的前面有韩克均作的序,接着是先颖自序。序的大义是:韩子曾
四卷。《诗钞》二卷。清朱春生(?-1824)撰。春生,字如名,号铁门,江苏吴江人。春生少从里中顾蔚云。蔚云工诗文,尝与先人及诗友结竹溪诗社。春生系竹溪七子之一。春生治科举,亦兼通其他。是书内容:文集卷
四卷。清胡元直(1853-1893)撰。胡元直,字子正,湖南湘潭人。光绪十一年(1885)拔贡,候选教谕。死后其门人私谥为“端敏”。元直为胡锡燕之子,锡燕尝受学于番禺陈澧,督教诸子甚勤。故元直与其兄元
八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毛先舒为清代文学家。生平详见《声韵丛说》辞目。《潠书》共八卷为毛先舒晚年自订的《思古堂十四种书》中的一种。所收均为杂文,篇末附王猷定、柴绍炳、沈谦等的评语。集中
十二卷。明黄慎(生卒年不详)撰。黄慎,字仲修,海阳(今属山东省)人。撰有《堪舆类纂人天共宝》十二卷。此书刊于崇祯癸酉年(1633),书内分经、传、论、状、书、记、篇、说、诗、赋、歌、诀、问、答、杂、录
一卷。清刘光生卒年不详)撰。刘光,陕西咸阳人。在陕西弘道开讲多年,在《陕西新志》中有其传记。该书名为《改设学堂私议》,实质上提出了更改各地县官制度的建议。书中提出,以二十至三十自然村为一乡,设立乡童学
三十四卷。《附录》二卷。清王初桐撰。王初桐,字于扬,一字竹所。生卒年未详。江苏嘉定人。诸生。乾隆召试二等。四库馆滕录。议叙选齐河县丞。历署新城、淄川、平阴、寿光、潍县,及宁海州同。是编计诗集六种、词集
八卷,清张澍修,李型廉等纂。张澍(1781-1847),字伯沦,又字寿谷、介侯、鸠民,甘肃武威县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馆散,改任贵州玉屏、遵义,四川屏山、南溪,江西永新、泸溪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