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记

乐记

一卷。汉刘向校定,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此书久已失传,唯《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又云: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中山王禹,禹成帝时数言其义,献《乐记》二十四卷。刘向校书时,得《乐记》二十三篇,与刘禹不同。梁时沈约谓:《乐记》取公孙尼子。《史记》正义亦云:《乐记》公孙尼子次撰。刘向本中有窦公篇,取自公孙尼子之外。《小戴礼记》中有《乐记》一篇,即合十一篇为一篇,系取自刘向本。十一篇为乐本、乐论、乐施、乐言、乐礼、乐情、乐化、乐象、宾牟贾、师乙、魏文侯。余十二篇,其目尚存,即奏乐、乐器、乐作、意始、乐穆、说律、季札、乐道、乐义、昭本、招颂、窦公等。马国翰又谓《吕氏春秋》有论乐之文一篇,乃《乐记》遗文。今存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衡岳志

    八卷。清朱衮修,袁奂纂。朱衮,字青崖,四川阆中人。曾任衡山县知县。袁奂,字岚,湖北襄阳人。衡山高数千丈,有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崖,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九井。衡岳之有专志,自明嘉靖中衡山县令

  • 美芹十论

    一卷。旧本题宋辛弃疾(1140-1207)撰。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齐之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并起。有耿京者聚兵山东,辛弃疾为掌书记。耿京被害后,辛弃疾率人趋金营缚叛徒以归。乾

  • 淮北票盐志略

    十四卷。清童濂撰。童濂,湖北江夏县人。由监生历官两淮海州运司通判、淮北监掣同知等职。是书为作者任海州运司通判时所写,前有序言,叙述编书起因和经过。卷一为海州合境图、板浦诸场图、水扫盐产盐行盐疆界图等,

  • 春秋提纲

    不分卷。清刘景伯(1795-?)撰。景伯字石溪,内江(今四川内江)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大挑,官新都学使。潜心经学,尤深于《春秋》,著有《枕经堂文集》四卷,《春秋提纲》是集中的一种。该书分为二十

  • 彭惠安集

    十卷。明彭韶(1430-1495)撰。彭韶,字凤仪,福建莆田人。天顺元年(1457)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后擢为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弘治中,官至刑部尚书。著有《政训》、《从吾滞稿》十二卷。彭韶正

  • 通鉴纲目三编

    即《御定通鉴纲目三编》。

  • 廉吏传

    二卷。宋费枢撰。费枢字伯枢,成都(今属四川)人。徽宗时进士,官至归州(今湖北境内)知州。生卒年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钓矶立谈》等著作。《廉吏传》载春秋至隋唐间廉吏114人,起鲁季孙行父,终唐卢钧。每

  • 四书考

    ① 二十八卷。四书考异一卷。明陈仁锡撰。陈仁锡详《系辞十篇书》条。此书是在薛应旗《四书人物考》的基础上扩充而成,卷首有《考异》一卷,载四书字句异同,如“惟”之作“维”,“贡”之作“赣”等等。《四库全书

  • 系辞十篇书

    十卷。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号芝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第三,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事迹见《明史·文苑传》。该书以“十篇”为名,但据江苏巡抚采进本检核,只有《翼易书》、《太极

  • 愿学堂诗钞

    二十八卷。清王宗耀撰。王宗耀,清末叶人,原名宗垚,字浚哲,又字恂德,号笋石,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失考。贡生。他少负异禀,自学为诗;家贫境啬,而意气自如。《愿学堂诗钞》是其邑友编定,收王宗耀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