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事物纪原

事物纪原

十卷。又题《事物纪原集类》。宋高承(生卒年不详)撰。明正统年间南昌简敬刊本,前有简敬作序,云:“作者佚其姓名。”但考据赵希弁《读书附志》云:“《事物纪原》十卷,高承撰,承,开封人。自博弈嬉戏之微,鱼虫飞走之类,无不考其所自来。”陈振孙《书录解题》亦云:“中兴书目作十卷,高承撰。元丰中人,凡二百十七事。今此书多十卷。且多数百事,当是后广之耳。”所以此书实出高承。也许简敬之序未加详考。现本所载凡一千七百六十五事。比陈振孙所见本又多数倍,仍作十卷,也没有项彬的序。所以,一定是后人又有增补。本来世间事,皆有其始及其发展过程,有关的记载散见于古籍之中,惜无专辑,《事物纪原》即汇此成书。全书分为天地生植、正朔历数、帝王后妃、嫔御命妇、朝廷注措、治理政体、利源调度、公式姓讳、礼祭郊祀、崇奉褒册、乐舞声歌、舆驾羽卫、旗旐采章、冠冕首饰、衣裘带服、学校贡举、经籍艺文、官爵封建、勋阶寄禄、师保辅相、法从清望、三省纲辖、持宪储闱、九寺卿少、秘殿掌贰、五监总率、环卫中贵、横行武列、东西使班、节钺帅漕、抚字长民、京邑馆阁、会府台司、库务职局、州郡方域、真坛净社、灵宇庙貌、道释科教、伎术医卜、舟车帷幄、什物器用、岁时风俗、宫室居处、城市藩御、农业陶渔、酒醴饮食、吉凶典制、博弈嬉戏、戎容兵械、战阵攻守、军伍名额、律令刑罚、布帛杂事、草木花果、虫鱼禽兽五十五部。每部又分若干事,如农业陶渔部又分田亩、耕种、陶、冶、渔、猎等二十六事。每一个事目下是引文。《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名目颇为冗碎,其所考论事始,亦间有未确。”例如引《秦本纪》,认为县的名称自秦孝公开始,而不知《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子县陈。但今观此书引文已载有“楚庄王灭陈以为县,县之名县自此始”的话。此条可能后人增补,而《四库全书总目》可能据原本而写。总之,《事物纪原》虽有疏误之处,但其丰富的资料仍是可宝贵的。有宋庆元三年(1197)建安余氏刊本。明正统十二年(1447)南昌阎敬刊本,书名题《事物纪原集类》。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海宁陈氏刊巾箱本。《四库全书》本。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惜阴轩丛书》铅印《丛书集成初编》本。此外,本书尚有删补本,如明代赵弼编的《事物纪原删定》,清代纳兰永寿编的《事物纪原补》,可相互参证。还有1989年中华书局本。

猜你喜欢

  • 征南草

    一卷。明王邦俊(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王邦俊,字虞卿,鄜州(今陕西洛川)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贵州兵备参政。著有《征南草》。此集为其于贵州所作。其时苗民不靖,起邦俊理兵事,

  • 韬略世法

    十二种,十五卷。不著编辑者姓名。该书所收均属兵家类著作。盖明末时鉴于文辞日浮、武备日弛,边疆战事日益紧急,于是明政府决定士子加习武备,科举考试也相应增加此类内容。《韬略世法》即为适应当时形势而编辑。目

  • 重修蒙城县志

    十二卷。汪箎修,于振江、黄与绶纂。即《蒙城县志》②。

  • 吴江县续志

    四十卷,首一卷。清金福曾等修,熊其英等纂。金福曾,字苕人,浙江秀水人,附生,同治十三年知吴江县事。吴江之地,自雍正四年(1726),始析分为震泽县,乾隆十一年(1746),邑人沈彤始分修吴江、震泽二志

  • 古今图书汇编

    见《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 读史吟评

    一卷,清黄鹏扬撰。鹏扬字远公,晋江人(今属福建省泉州市),顺治十四年(1657)考中举人,尝官知县,著有《史评辨正》。《读史吟详》杂咏史事,每首诗后再附以作者的论断,在体例上略如元代宋无《啽呓集》,但

  • 刘给事集

    五卷。宋刘安上(1069-1128)撰。刘安上,字元礼,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由钱塘尉历擢殿中侍御史。上疏弹劾蔡京,不报。又与石公弼等廷论之。由此浮沉外郡者十六年。晚迁右谏议

  • 玩易微言摘钞

    六卷。明杨廷筠撰。廷筠字仲坚,钱塘(今浙江余杭)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该书采诸家说《易》之言汇集成帙,连卷首所载“论易大旨”十余条也都是征引前人的,编者自己未尝私立一义,所以称其书为“摘钞”

  • 金陵雅游篇

    一卷。明余孟麟、焦罽、顾起元、朱之藩等作。焦罽(1540-1620),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万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万历二十二年(1594)大学士陈于陛建议修国史,欲使他

  • 续茶经

    三卷。附录一卷。清陆廷灿撰。陆廷灿,字秩昭,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崇安县知县,候补主事。著有《续茶经》外,还有《南村随笔》、《艺斋志》。从唐代以来,茶品首推武夷,武夷山即在崇安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