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学

仪礼学

一卷。清王聘珍(详见《周礼学》)撰。是书首先说高堂生传礼十七篇为今文,《艺文志》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及孔氏学十七篇,文相似,但多出三十九篇,为古文。其次为解士冠礼,布席于门中西之阈外西面,至解聘礼既致饔,总共三十余则。按:皆注重形声训诂,如解闑曰引《郑注考工记》,执当为弋,玄谓执古文臬假借字。《尔雅》曰“在墙者谓文杙”。胡氏《正义》也对其加以引用,与是书相合。如筮人抽上解,胡氏《正义》引后汉南匈奴传丸,是书也引用之。《乡饮酒礼》乃合乐葛覃解,认为“覃”字应当依照《释文》写作“蕈”,而胡氏《正义》没有引用《诗经释文》,似乎不如是书之精(胡氏只引《仪礼释文》)。乡射礼解,认为郑贾都是假《周礼》而言,其实《周礼》是天子之乡与州,其乡大夫是卿,其州长是中大夫,若仪礼是诸侯之州,射礼诸侯之州长是士,此篇经文及以大夫射礼与士射礼参互言之。按:西周强盛时期,天子之州与诸侯之州其长品秧自然不同。若春秋末期,天子之地还不如诸侯大国之地,就以周鲁之地而论,周之地并不能远远超过鲁国,而当时诸侯大夫行礼僭逾者不可尽举。王氏之说,未免过分拘束。及主人朝服速宾,宾朝服,注今郡国行此乡射礼皮弁服解,引《续汉书礼仪志》,永平二年皇上开始率领群臣在辟雍行大射之礼。袁山松说,天子皮弁素积,舆服志大射礼于辟雍执事者冠皮弁是。汉时大射乡射都是皮弁服,以证郑注,的确很有根据。乃合乐解引韦玄,成乡人本来无乐,因而在岁时合乐以同,其意为诸侯自有乐,因此不再合乐。也很有独特见解,可以补充注疏之漏阙。寡君有不腆之酒解,认为腆、殄、典三字古义通用,可与《说文》相互参证。王氏研究训诂,功夫极深,因此,其解说大多比较恰当,确实为郑贾之功人。此书有《续皇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西征集

    无卷数 明林俊(1452-1527)撰。林俊,字待用,号见素,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累官至工部尚书。著有《见素文集》。林俊曾巡抚湖广,后改四川,平定蓝、鄢之乱。是集即俊平乱时

  • 道德真经解

    二卷。宋陈象古(生卒年不详)撰。陈象古曾官任承议郎,传说他儒道兼通。撰有《道德真经解》。宋人研究《道德经》者,有的主张道德分别,有的主张道德混一。陈象古认为道包于德,德和于道,没有分别,主张道德一体。

  • 黄帝阴符经注

    ①一卷。唐张果(生卒年不详)撰。张果,据《旧唐书·方伎列传》称,不知何许人,武则天时隐于中条山,往来汾(临汾)、晋(太原)间,时人传说他有长生秘术,武则天遣使召之,诈死未应。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 晋书别本

    一百三十卷。明蒋之翘撰。蒋之翘,字楚稚,秀水(今属浙江)人。是书是对《晋书》作了删削而成。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称其“尝详对《晋书》,镂版以行。”而《嘉禾征献录》则又称其有《晋书注》一百三十卷,此本

  • 兴业县志

    四卷,清王巡泰纂修。王巡泰,字岱宗,号零川,陕西临潼县人,进士,乾隆四十一年(1776)调任兴业县知县。此编是乾隆间知县王巡泰始创,成书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全志共四卷,卷首七序、凡例八则、目录

  • 续修稷山县志

    二卷。清马家鼎纂修。马家鼎字梅卿,浙江绍兴县人,光绪七年(1881)任稷山知县。马家鼎掌稷山县后,设局修志。其在书前序中云:“自明季创志以来,至我朝康熙、乾隆、嘉庆,屡加修辑,同治间,复广续之。其间山

  • 垣曲县志

    ①十六卷。清纪宏谟修,马佐纂。纪宏谟字伯禹,辽宁开原卫人,河南辉县籍荫生,康熙三年(1663)任垣曲县知县。马佐,邑人,榆社县教谕。按垣曲志,创自于明嘉靖十五年,一修于万历年间,纪宏谟掌垣曲后,见旧志

  • 清梦庵二白词

    五卷。清沈傅桂(约1840年前后在世)撰。傅桂字闰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清梦庵”为其斋名。《清梦庵二白词》总目列分为:《莺天笛夜新声》、《今雪雅余》、《兰骚剩谱》、《小临邛琴弄》、《

  • 好云楼初集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李联琇(1820-1878)撰。李联琇,字秀莹,号小湖,江西临川人。道光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学士、福建学政、大理寺卿、江苏学政。曾主讲江南钟山书院。《好云楼初集》系作者自

  • 开州志

    十卷,明孙巨鲸修,王崇庆纂。孙巨鲸,字子鱼,陕西徽州(今甘肃徽县)人。乡贯陕西朝邑。明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十年(1531)任知州。王崇庆(约1480-1550),字德征,号端溪子,邑人,正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