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注疏详校

仪礼注疏详校

十七卷。清卢文弨(1717——1796)撰。文弨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鱼,又号抱经、石鱼、粲斋,晚号弓父,学者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人,乾隆十七(1752)年进士,官至提督湖南学政。卢氏精于校勘,一生校书甚多,皆称精审。是书大致以官本《仪礼注疏》为主,参以李如圭《集释》本及浦镗《正字》、金曰追《正讹》等,为之校补。惜卢氏未见宋景德单疏本,魏了翁《要义》虽见而未细考,故是书远不及阮元《校勘记》。卢氏之校,有精审者,亦有谬失者。精审者,如经文《士虞记》“沐浴不栉”,当倒为浴沐;注文《士冠礼》“若不醴”云,“不改者也”,改者为旧。谬失者,如经文“士冠乡先生”,“乡”当作“卿”,段玉裁《仪礼汉读考》有定论,而卢氏仅注卢说于下;《丧服记》“于所为后之兄弟之子若子”,卢氏以为石经已误,不知兄弟之子,乃言为所后旁亲之服,记文不误。又如“士相见唯舒武”云,“唯舒者重玉器”,卢以为宋本舒下有武字,此据敖继公《集说》言,实无确证。卢氏精于校勘之学,但是书非其佳制。然句栉字比,功亦不可没。有乾隆乙卯(1795)抱经堂刊本。

猜你喜欢

  • 陔余杂著

    一卷。清陆春官(生平不详)撰。是书汇录春官平生著作,内容包括论说、奏议、书信、语录、言论,十分广泛。版本有民国三年至五年(1914-1916)间上元蒋氏慎修书屋排印《金陵丛书》本,《清史稿艺文志补编》

  • 涡阳县志

    十七卷,首一卷。黄佩兰修,玉佩箴等纂。黄佩兰,字自芳,河南叶县人,民国六年(1917)来知涡阳县事。王佩箴,字敬民,河南南阳人。涡阳县设治,始于清同治初年,割蒙、亳、宿、阜四县土壤相接者,隶于版图,并

  • 复古编附录

    一卷。清葛鸣阳辑。参见《复古编校正》。是书系葛氏撰《复古编校正》同时所作,辑录前人对于《复古编》的评述与增续之作以及张氏关于篆体的论述。书中所辑各家评述采自《宋史·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

  • 什邡县志

    五十四卷,清纪大奎修,林时春等纂。纪大奎,临川人,举人,曾任什邡县知县。什邡县志创修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县令胡之鸿,仅二十余页。五十九年(1720)县令丁士一重修,规模略具。乾隆六年(1741)

  • 禹贡方域考

    一卷。清汤奕瑞撰。其生卒年不详。奕瑞号玉峰,南丰(今属江西省)人。清代学者。雍正间官福建盐场大使。《禹贡方域考》于《禹贡》经文之后,缀以疏语,专释其方域界址。后附《江河入海记》、《河源记》诸篇。其书前

  • 古诗类苑

    一百二十卷。明张之象(1507-1587)编。张之象字玄超,一字月鹿,号王屋山人。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中官浙江按察司知事。本书前有黄体仁序,序称:此书与张之象的《唐诗类苑》均因家贫而不能刊行,以

  • 珠丛别录

    二十八种,八十二卷 清钱熙祚(详见《守山阁丛书》)编。钱熙祚得张海鹏汇钞残本有二种:一种为《墨海金壶》,一种为《借月山房》。后将两种仿鲍延博《知不足斋丛书》体例,校刊付印。取《抱朴子》语,改《借日山房

  • 禹贡通解

    一卷。旧本题邵璜撰。其生卒年不详,约明末清初时在世。檇李(今浙江省嘉兴县)人。《禹贡通解》前有清初宝坻杜立德序。其书九州中的每州以及导山、导水之前皆列有图。其经文注解与蔡沈集传亦多有不同,凡遵循蔡说加

  • 续公羊墨守

    二卷。民国吴树荣(详见《续左氏膏肓》撰。该书目的在于尊崇《公羊传》,他认为,必使《公羊》之大义炳如日星,而后《春秋》笔削之微权昭回云汉;读《春秋》必通三世三统、黜杞故宋亲周王鲁之微言大义,而后始知圣人

  • 缀术

    五卷。南北朝祖冲之(429-500)撰。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省涞水县北)人,生活于南朝的宋齐之间。461年任南徐州从事史,后回建康任公府参军,464年出任娄县令,晚年提升为长水校尉。祖冲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