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伊尹书

伊尹书

一卷。传说商伊尹(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生卒年不详)辑。马国翰,字词溪,号竹吾,清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道光进士,官至陇州知州,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收佚书五百九十四种。其中道家类有:《伊尹书》、《辛甲书》、《老莱子》、《黔娄子》、《公子牟子》、《田子》、《郑长者书》、《任子道论》、《唐子》、《苏子》、《陆子》、《符子》、《幽求子》、·《孙子》、《少子》、《夷夏论》等各一卷。传说马国翰是取山阴人章宗元未完之稿改序而付刻。所辑《伊尹书》,原题商伊挚撰。伊挚,一说姓伊名挚,字尹。通说伊尹,名伊,尹是官名,今从通说,作伊尹。传说伊尹出身于奴隶,原为有莘氏女陪嫁之臣,汤用为“小臣”,后来又任以国政,帮助汤攻灭夏桀。汤去世后,历佐卜丙、仲壬三王。仲壬死后,由太甲即位,因太甲破坏商汤制度,不理国政,被他放逐,几年后太甲悔过,又接回复位,伊尹死于丁沃时。一说仲仁死后,其侄太甲当立,伊尹篡位自立,放逐太甲。七年后太甲潜回,把他杀死。关于伊尹其名号的传说许多,曾有伊挚、阿衡、伊子、依伯、依公、猗衡、太阿、元圣、小臣、小子等。或以官称、或以名称、或以谦称而各不相同,但所指都是一人。《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伊尹》五十一篇;小说家类著录《伊尹说》二十七篇,其注说:“其语浅薄,似依托也。”《汉书·艺文志》所录《伊尹》及《伊尹说》亡佚已久,马国翰从《逸周书》、《吕氏春秋》、《七略》、《别录》、《尸子》、《说苑》、《齐民要术》等书中辑录十一节,其中有篇目可考的为《四方令》、《本味》、《先己》、《九主》、《区田》等五篇,其余都入杂篇,合为一卷。其所录之文是道家《伊尹》还是小说家《伊尹说》混杂难辨,无从分析,许多内容近似杂家。例如其所录《四方令》载记的是伊尹遵照汤的旨意,令四方诸侯之国以当地所产之物作贡品。其内容多不类道家诸说,而马国翰仍依《汉书》入道家未免失当。后世学者对此书真伪及成书年代聚讼颇多,但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的权谋之士伪托之作。书中所言,多为治国方略、典章制度,又讲道德仁义以正天下等。清代严可均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常引其说。说明此书所谈虽与道家之说相去甚远,但也多有可取之处,更不失为古典要籍。现存清《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西湖手镜

    不分卷。清季婴撰。季婴字虎溪,江苏常熟人。其于西湖往来留连者二十余载,因撰此书。《西湖手镜》自刻本,不分卷。西湖美景,几历沧桑。行宫无旧貌,雷峰塔则已倒塌。今之西湖,已与昔时大不相同。兹篇能存西湖旧貌

  • 爱日斋丛钞

    五卷。南宋叶某撰。此书散佚,失作者之名,唯陶宗仪《说郛》题为宋叶某所撰。书中“论先儒从祀”一条,有宋度宗咸淳年号,知此书为南宋末年人所作。全书以辨析名物、稽考典故为主,凡前人笔记小说及杂史著作,如赵德

  • 张乖崖事文录

    四卷。明颜端、徐浣同编。颜端,应山(今属湖北)人,曾官成都县教谕。徐浣,杭州人,曾官华阳县教谕。两人生卒均不详。弘治三年(1490),文安人邢表为四川左布政使,他有感于张咏乃四川名宦,于是嘱颜端、徐浣

  • 且亭诗集

    清杨思圣(1618-1661)撰。杨思圣,字犹龙,号雪樵。直隶钜鹿(今河北巨鹿)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四川布政史。平生不慕名利,为官廉洁清正,颇得民心。常与申涵光、殷岳唱和,

  • 五诰解

    四卷。宋杨简(详见《杨氏易传》)撰。五《诰》系指《尚书》中《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五《诰》言词古奥,佶屈聱牙,最为难读,杨简于《尚书》选此五《诰》作注,知难而上,颇有大匠风范

  • 检蠹随笔

    三十卷。明杨宗吾(生卒年不详)撰。杨宗吾,字伯相,成都(今地名同)人。官锦衣卫指挥。大学士杨廷和之曾孙、修撰杨慎之孙也。此书三十卷,共分二十四类,采掇琐碎,分条编载,体例近似类书。内容之中间附有当时邸

  • 艳雪斋书品

    二卷。不著撰人姓氏。此书与所作诗评、词曲评合为一起,大概是未完成之稿。书中大都抄撮旧文,并无发明之处。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 蒲江词

    一卷。宋卢祖皋撰。卢祖皋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庆元五年(1199)进士。嘉定中为军器少监,权直学士院。祖皋为楼钥之甥,学有渊源,尝与永嘉四灵以诗相倡和。著有《蒲江

  • 妙法莲华经疏

    一卷。宋代竺道生(355-434)撰。道生,一般称为生公。本姓魏,钜鹿(今河北省钜鹿县)人,寓居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自幼颖悟聪慧,依竺法汰出家为僧,随师姓竺。是我国晋宋间的义学高僧。他有过目能诵之

  • 栖老堂集

    一卷。明殷仲春(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殷仲春,字方叔,自号东皋子。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卒不详。尝慕王绩为人,隐居教授,又精于医,得钱辄入市买断烂书读之。集首载赋骚,次古今体诗,再次则为引辞赞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