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余杭县志

余杭县志

①八卷。清张思齐纂修。张思齐,奉天辽阳(今辽宁辽阳)人,康熙七年(1668)知余杭县,在任时重视水利事业,开浚溪流,引溉田亩,昼夜在工地察巡,不辞劳苦。在任六年,百姓祥和。《余杭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共八卷。分为:卷一志舆地、卷二志版籍、卷三志规制、卷四志官师、卷五志选举、卷六志人物、卷七志艺文、卷八志杂志。此志基本上承袭康熙四年宋吉士志而作,宋志采辑明代成化、嘉靖、万历三志,参考《浙江通志》等书,广搜博采而成。此志在宋吉士志基础上拾遗纠误,删繁补漏。综观全书,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现有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印本。② 四十卷。清张吉安主修,朱文藻纂,崔应榴、董作栋续纂。张吉安,字迪民,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曾任乾隆四十二年(1777)举人,大挑知县,旋迁浙江,署杭州,历署临安、象山、新城、永康、丽水、浦江知县。张吉安莅任后,嘉庆十年(1805),余杭水灾,米价倍增,下令开仓卖粮,又请地方官支援大米五千石。次年又遭水害,设厂煮粥,发给百姓。后因患病,于道光九年(1829)卒。余杭士民奉其像以祀之。朱文藻(1735-1806)字映漘,清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纂《余杭县志》,未成即逝。《余杭县志》》嘉庆十年(1805)修,稿本,考余杭自宋代已有志,明代各志亦不常见。清康熙间有宋吉士志、张思齐志、龚荣志。此志体例基本承袭,龚志条目颇为详备,各图幅亦明晰。余杭山清水秀,故纪载山水、水利尤详。现有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清光绪六年(1880)王崧辰活字本和民国八年(1919)吴兰孙铅印本。

猜你喜欢

  • 蒲室集

    十五卷。元释大诉撰。大诉字笑隐。生卒年不详。居杭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此集诗六卷,文九卷。前有虞集序,谓其“如洞庭之野,众乐并作,铿宏轩昂,蛟龙起跃,物怪屏走,沈冥发兴。至于名教节义,则感

  • 道德会元

    二卷。宋末元初李道纯(详见《中和集》)撰。据《万卷堂书目》著录有李道纯《道德经注释》三卷,今无所见。《道德会元》约成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原题为:“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述”。此书卷首有

  • 济宁直隶州志

    ①三十四卷,首一卷。清胡德琳、蓝应桂修、周永年、盛百二纂。胡德琳字碧腴,临桂人,乾隆十七年(1750)进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济宁州知州。曾任四川什祁、济阳、历城县知县,莱州府、登州府知府。详

  •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二卷。三国吴陆玑撰。陆玑字元恪,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仕吴为太子中庶子、乌程令。《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俱著录,皆谓三国吴陆玑撰。然明北监本《诗正义》所引作陆机

  • 广雅堂诗集

    四卷。清张之洞(1837-1909)撰。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河北南皮人。同治进士,历任两广、湖广、两江总督。锐意新政,是清末洋务派首领。光绪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卒溢文襄。张之洞以词章之

  • 三余集

    四卷。宋黄彦平(约1141前后在世)撰。黄彦平,字秀岑,号次山,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人。生卒年不详,登宣和进士。靖康初(1126),因与李纲善,贬官。建炎初,官至吏部郎中,出提点湖南刑狱。其集“三余”

  • 孟子年谱

    一卷。旧题元程复心撰,实即明人谭贞默所作,而伪题元人耳(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该书是将《孟子》七篇按年编排,分隶于孟子年谱之内。事多牵合。书中认为孟子为邹人非邹国,而是陬邑,然缺乏有力证据。该书主

  • 郋园先生全书

    一百二十六种,三百七十一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叶启倬辑。叶德辉字奂彬,号郎园,湖南长沙人。光绪壬辰(1892)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博学,家多藏书,自己也勤于搜购。曾论为学之道:“非识字

  • 费氏遗书

    三种,五卷。明末清初费密(1623-1699)撰。费密字此度,号燕峰,新繁(今属四川省)人。曾组织地主武装对抗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失败后流寓江苏泰州,著书终身。主张“道”应“致用”,反对理学空谈。著有《

  • 大学稽中传

    三卷。明李经伦撰。李经伦事详《礼经类编》。此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共十章,一为“稽中”,二为“原明”,三为“稽圣经”,四为“原敬”,五为“慎致知之要”,六为“原内外动静之合一”,七为“原诚意”,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