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不著撰人姓名。据书中所述,可知乃明崇祯时太常寺官属所辑也。本书主要记述明代太常寺之建制、设官、职掌,以及有关制度。资料来源,主要是太常寺的档案材料。其中对祭祀、典礼之制记载甚详,所述沿革损益之由
一卷。唐李德裕(787-849)撰。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之子。以父荫补校书郎,历任翰林学士、浙西观察史、西川节度使等职。武宗朝任宰相,执政六年,抑制宦官,打击藩镇,击败入侵回
十三卷。明章黼撰。章氏字道常,别号守道,又号耕隐,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中年病足,隐居不仕,终生教授不求闻达。章氏取《洪武正韵》,参以《三苍》、《说文》、《玉篇》、《韵会》诸书,考订异同以成是书。
三卷。明末清初顾炎武(见《日知录》)撰。炎武一生好学,遇有学术治道,皆“细书札记,述往俟来”。《菇中随笔》系其读书心得,随时提笔记载而成,何焯题序称“其用意岂止博闻强记,蕲胜于不说学者哉”。文中多琐碎
六卷。清范泰衡撰。范泰衡字伯崇,四川隆昌人,曾官万县训导。此书以宋人易说为宗,尤其是程朱易说。同时又博采汉晋唐宋元明诸儒之论,对其错误之论加以辨正。书中于每卦之下不作章解句释,只说明大义。在明清两代尊
见《眼科龙木论》。
一卷。清江珠(生卒年不详)撰。江珠,字碧岑,又字小维摩,江苏甘泉(今扬州)人,江藩之妹,侨居吴县的吾学海之妻。清代诗人。另著有《青藜阁集》二卷。《小维摩诗集》为《吴中十子诗钞》其中之一。收入诗一卷,词
一卷。不著撰者名氏。考书中记载诸事,可知为近代治河务之人所作。国立北平图书馆藏钞本一卷。综观全书,先考清代永定河水势之变迁,再证是河历代之名,接叙治防之法及建筑之工。细分条例,依次排列。后附河图一幅,
四卷。清朱霞(约1673前后在世)编。朱霞字元锦,号曲庐,建宁(今湖南湘潭县北)人,生卒年不详。康熙贡生,顺治十二年(1655)末进士。性孝友,博学工诗文。樵川为今之邵武县。“二家”是指宋之严羽、元之
六卷。唐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条。《金刚般若罗蜜经义疏》续藏经本作四卷,题名为胡吉藏法师撰,前有序一篇。卷一为玄义,有十重,即:一序说经意,二明部傥多少,三辨开合,四明前后,五辨经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