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养一斋文集

养一斋文集

二十卷。《补遗》一卷。清李兆洛(1769-1841)撰。李兆洛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学者称养一先生。客居武进(属江苏境)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改庶吉士。官凤台知县。工诗古文,精考证,尤长于舆地之学。罢官后,主讲暨阳诸书院。成就人才甚众。著有《李氏五种》等。此书内容《文集》卷一,辨、说、议,辑《天球仪制机说》等四篇;卷二至卷六、序,辑《重刊邹道乡先生集序》、《凤氏经说序》等一百十一篇;卷七,题跋,辑《跋包文在易玩》、《余忠宣书跋尾》等四十七篇;卷八,书,辑《答庄卿珊书》、《复蒋丹棱》等二十五篇;卷九,赠送序、寿序,辑《赠释梦远序》、《祝母汤太君七十寿序》等十七篇;卷十,记,辑《暨阳书院易祀奎星像记》、《心香曲录记》等十八篇;卷十一,碑,辑《常熟三闾大夫祠堂碑铭》、《新修东岳庙碑记》等二十二篇;卷十二至卷十三,墓志铭、墓表、墓碑,辑《庆阳府知府君墓志铭》、《荆川钱君墓志铭》等三十六篇;卷十四,行状,辑《先府君行述》、《烈妇钱史氏事状》等七篇;卷十五至卷十七,传,辑《沈次山先生传》、《方彦闻传》等四十八篇;卷十七至卷十八,祭文、哀诔、赞、颂、铭,辑《常州府忠义词祝文》、《淮南旧叠甓铭》等三十二篇;卷十九至二十,杂著,辑《书汪孝子事》、《小学问》等二十六篇。《补遗》,辑《东辅赋》、《史右章先生传》等十篇。此书以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李慰望刻本,光绪四年至八年(1878-1882)重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列子张湛注拾补

    不分卷。清卢文弨(1717-1796)撰。卢文弨,字弨弓,号矶渔,又号檠斋,晚年更号抱经,浙东杭州人。乾隆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湖南学政。告老还乡后,历主江浙各书院。终身从事校勘工作,他所校勘

  • 产育宝庆方

    见《产育宝庆集》。

  • 铁箫庵文集

    四卷。《诗钞》二卷。清朱春生(?-1824)撰。春生,字如名,号铁门,江苏吴江人。春生少从里中顾蔚云。蔚云工诗文,尝与先人及诗友结竹溪诗社。春生系竹溪七子之一。春生治科举,亦兼通其他。是书内容:文集卷

  • 西圃集

    二十四卷。清潘遵祁(生卒不详)撰。潘遵祁,江苏吴县人。曾以高科进士,例授翰林,不数月遽引疾归里,不复出任,居乡讲学,淡泊名利。其精于谱谍之学,文章尚平实。是集中书启、规则诸体实是公文,其余多为序,跋,

  • 凝香室诗钞

    一卷。清柴静仪撰。柴静仪生卒年不详,字季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举人柴云倩(字云尧)之次女,沈汉嘉之妻。清代画家、诗人。工诗书画,尤工写竹梅。经常与闺友林亚清、顾启姬、钱云仪、冯又今、张槎云、毛安芳

  • 清诗别裁集

    三十六卷,另一本三十二卷。原名《国朝诗别裁集》。清沈德潜(详见《古诗源》条)选编。沈德潜自谓此书选诗本着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的标准,唯祈合乎温柔敦厚之旨,所选诗作,俱近唐贤,不录徒辨浮华或直

  • 五代史记纂误

    三卷。宋吴缜(详见《新唐书纠谬》撰。《五代史记纂误》主要是采摘欧阳修的《五代史》中有误或简陋不当之处,一一为之考补纠正。如《周太祖纪》“甲辰”,应当是“甲申”,有的是修改旧文首尾失检或脱落之处。《五代

  • 黟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吴甸华修,程汝翼、俞正燮纂。吴甸华,江苏沭阳人,赐进士出身,嘉庆十三年(1804)来任黟县知县。程汝翼,贡生,黟县教谕。俞正燮,邑人,附监生。黟县志创始于明正德,再修于万历,三修于清

  • 虎口余生记

    一卷。明末清初人边大绶撰。边大绶,字长白,河北任邱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时曾任米脂县令。在任时曾掘李自成祖李海、父李守忠墓。崇祯末年,在山西泽州被李自成军俘获,一路西行,后乘间潜逃,匿至任邱乡里。降清

  • 历代名贤确论

    一百卷,作者不详,但在此书前面,有明人吴宽写的序言,在序言中,他称书中对名贤的论述,都出自唐宋人之手,而且散见于这些人的文集中,由于这些评述过于零散,不便于查阅,所以他对其整理编纂,辑成此编,以便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