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宫奏稿

南宫奏稿

五卷。明夏言撰。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洲,江西贵溪人。正德进士。嘉靖初年曾为谏官,禁勋戚请乞,奸人投献。嘉靖十五年(1536),以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不久成为内阁首辅,后遭严嵩排挤。复职后,夏言支持陕西总督曾铣收复河套,被严嵩借端攻击,与曾铣同时被杀。夏言著有《桂洲先生文集》、《赐简堂稿》等。《明史》本传上称其傲愎自专,事业殊无可称,但学问渊博,于世宗锐意改制之时对于一朝典礼多所酌定。《南宫奏稿》从郊庙大典至封爵贡举,大端略具,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明代的典章制度到嘉靖时期发生大的转折变化的情况,对史志记载不详多有补充。此本由御史王廷赡刊行,选取的奏疏多是夏言任尚书时所上。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续词品

    一卷。清杨夔生撰。杨夔生生卒里贯均未详,著有《真松阁词》。其《续词品》,是续郭麐《词品》之作。麐分词为十二品,夔生续十二品,正合司空图二十四品之数。其十二品为轻逸、独造、凄紧、微婉、闲雅、高寒、澄澹、

  • 学圃萱苏

    六卷。明陈耀文编(详见《经典稽疑》条)。此书杂录各书新异之语,不立门目,也无所考订。盖随阅随钞,自备谈资而已。初在陈耀文官陕西时纂此书,因其官署后有双桧,乃题曰《桧林杂志》。待陈耀文归故里后补辑成帙,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①十八卷,宋李焘(详见《续资治通鉴长编》)撰。书中所记皆北宋事迹,体例与《宋史全文》约略相同,而缺漏甚多,考《宋史·艺文志》及焘本传,皆无此书,盖因焘有《续通鉴长编》,故假托其名。有浙江鲍士恭藏本。②

  • 王鲁公诗钞

    一卷。元王士熙撰。士熙字继学。生卒年不详。东平(今属山东)人。出身于文学世家,其父为翰林学士承旨王构。本人累官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在馆阁时,与虞集、袁桷等唱和,论者比喻为唐代岑、贾、宋、杨、刘,为元代盛

  • 葵园四种

    三十九卷。清王先谦(已著录)撰。该书汇辑王先谦诗集、文集、书札及自撰年谱,有《王祭酒年谱》三卷、《虚受堂书札》二卷、《虚受堂诗存》十八卷、《虚受堂文集》十六卷。文集前有门人苏舆序,云“至自撰年谱,记其

  • 近道斋集

    十卷。清陈万策(1667-1734)撰。陈万策,安溪(今福建安溪)人,后迁居晋江,字对初(一字谦季),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万策精研算术,久与李光地、梅文鼎交游,多得他们指

  • 孟子年略

    一卷。近人易顺豫撰,顺豫,湖南龙阳(今汉寿)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易氏据《孟子》有关记载,参以《史记》、《战国策》及《竹书纪年》等书,分年叙述孟子事迹。自周烈王四年(前372年)叙至周赧王三年(前31

  • 戴公行述

    一册。英国戴德生著。旧题鲍康宁撰,与本书内容不符,实则康宁为本书译者。德生为一在华传教士,咸丰三年(1853)来华,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长沙去世,此书即德生用自传体裁,述来华传教情况,在华首创内

  • 春秋穀梁经传补注

    二十四卷。清钟文烝(1818-1877)撰。文烝字展才,又字朝美,号子勤,浙江嘉善人。清代经学家。少通小学,道光丙午(1846)举人,以县令注选归,绝意仕进,日事著述。同治初,应江苏忠义局聘,与陈奂、

  • 古诗

    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颇为总杂,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客以远方来”,“橘柚垂华实”,亦为惊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