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漳县志

南漳县志

①三十五卷,首一卷。清陶绍侃修,胡正楷纂。陶绍侃,江苏武进人,生员,官南漳知县。胡正楷字鹤山,本县人,吏员。明中叶县人周梦阳创修县志,其后有万历志、天启志、乾隆志,皆不传。乾嘉之际,胡正楷杂辑县中旧事,于山川故进裒聚成册,初名为《搜遗集》,嗣改为《南漳志草稿》。及陶绍侃知县事,见其所为而赞之,因聘请修县志。胡正楷用其旧稿,复详搜采,成县志。《南漳县志》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三十五卷首一卷。三十四类,起分野,讫艺文。于县中人物、列女,特加注意,人物所记,为一县文化盛衰,故志人物即述文化。嘉庆初年,南漳遭兵燹,死者如麻,妇女尤多,此志详载其始末。邑人罗梦元序称:凡前人撰著,后儒辩说,无书不考,断碑残碣,奥突荒甃,无处不搜,此志文简事赅,训词尔雅,的为确语,为胡正楷多年来搜采苦心,才有此收获。② 二十六卷,首一卷。清沈兆元修,胡心悦纂。沈兆元字辛才,江苏青浦人,监生,官南漳知县。胡心悦字怡园,胡正楷侄子。按县志明周梦阳创修,万历、天启皆有纂辑。清乾隆初,县人马政始从事纂述,成志草若干卷,未付剞劂已湮不传。至嘉庆初,县人胡正楷发愤修志。此后五十余年,县中复有修志之举,延胡心悦主其事,成志。《南漳县志》同治四年(1865)东鹤山堂增刻嘉庆本。全书二十六卷首一卷。子目为:卷一至卷六方舆志,卷七至卷十一建置志,卷十二典礼志,卷十三军政志,卷十四赋役志,卷十五至卷十七职官志,卷十八选举志,卷十九列女志,卷二十人物志,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五艺文志,卷二十六杂识。胡心悦之父胡正模,为胡正楷之弟,刊刻正楷所修县志。胡心悦继祖业,续修县志。一县文献,系胡氏一家父子、祖孙三手,为一时盛事。此志上承胡正楷志,续嘉庆以后事,因时移势异,体例略有变动,较旧志稍有不同。旧志不列总类,仅杂载细目,此志总为十一门,内容仍本胡正楷志之旧,此编颇为当时所称道。

猜你喜欢

  • 尚书今古文五藏说

    一卷。清胡廷绶撰。胡廷绶字翌屏,安徽绩溪人,生卒年不详。按照《今文尚书》欧阳说,人的五脏(藏)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古文尚书》说则认为,脾为木,肺为火,心为土,肝为金,肾为水。许慎

  • 韵英

    一卷。唐元庭坚撰,近人龙璋辑。以《韵英》名书者,隋唐凡三见,一为《隋书·经籍志》所载释静洪《韵英》三卷、一为《唐书·艺文志》所载玄宗《韵英》五卷、一为宋王应麟《玉海·南部新书》载天宝初,陈友元庭坚《韵

  • 独异志

    三卷。唐李冘撰,生卒年,生平均不详。其作者《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作“李亢”,另外一些钞本或“李元”、“李冗”,未详孰是。这部书是唐代兼收志怪和志人的笔记小说集。此书原本早佚,原书署名已难

  • 读书考定

    三十卷。明陈良儒(生卒年不详)撰。陈良儒,字稚修,湖北人。崇祯中由荫生官光禄寺典簿。著有《茹古略集》、《读书考定》等书。此书共三十卷,分天象、时令、地舆、人物、仕籍、行谊、肖貌、人事、书籍、法教、方使

  • 易拇

    十六卷。清万年淳著。万年淳原名康,字弹峰。华容人。乾隆末年举人,曾官六安州知州。此书前八卷为图说,其中一至三卷为经说,四五卷为例说,六七卷为通说,八卷为附说。据作者自序:“成图说八卷,意犹未尽,复辑其

  • 双鹤堂集

    五卷。清刘楗(1617-1679)撰。刘楗,字愚甫,号公愚,谥端敏,大诚(今河北大城)人。清顺治首科进士,历任台谏,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刑部尚书。在任内,每陈述倡仪、筹边剔弊、察吏、恤民诸大政,无不切

  • 周官总义职方氏注

    一卷。宋易祓撰。易祓另有《周易总义》,已著录。宋赵希弁《读书附志》载易氏《周官总义》三十卷,且云许仪序刻于衡阳,此本今不传。清乾隆时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裒合《天官》、《春官》、《秋官》、《考工记》

  • 铁云藏陶

    三卷。清刘鹗撰。刘鹗,详见《铁云藏龟》条。藏陶三卷,共著录先秦陶片五百六十八枚。陶片字体,足可与鼎彝文字相比证。这些陶片据认为是春秋以后之物,因其字体与周初古器字体相合者少,而与战国晚期之器上字体相合

  • 六书长笺

    七卷。明赵宦光撰。参见《说文长笺》。此书与《说文长笺》合刻,本为一书。以许氏叙内释六书之义者分为前六卷之首,以下备列班固、卫恒、贾公彦、徐锴、张有、郑樵、戴侗、杨桓、刘秦、余谦、周伯琦、赵古则、王应电

  • 反切上字解释续编

    一卷。民国施则敬撰。昔黄侃取陈澧所考得反切上字凡四百五十有二,据以列表解释,命名《反切解释上编》(收入《黄侃论学杂著》,中华书局1964年版)。施氏复检核《广韵》,缀拾补漏,又得八十字,于《集韵》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