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参读礼志疑

参读礼志疑

二卷。清汪绂(1692-1759)撰。绂字灿人,初名烜,号双池、重生。婺源(今属江西)人。诸生。家贫嗜学,博综儒经,于乐律、天文、地舆、阵法,术数皆有研究。著有《易经诠义》、《春秋集传》《乐经律吕通解》、《孝经章句》等。是书取陆陇其所著《读礼志疑》,援据诸说,以己意附于各条之下为参稽。其于《三礼》大端,如谓南郊即为圆丘,大社即为此郊,禘非祭天之名,路寝不得仿明堂之制。又力斥大飨明堂文王配五天帝,武王配五人帝之说。其所解皆力主王肃之说而贬黜郑玄之义,故颇与旧注相古。至于其所谓东西夹室不在堂之两旁,而在东西房之两旁;士无朝服,玄端即士之朝服,上士元裳,下士杂裳,如此等等,据考与绂说不甚相符,是为其考证未深旨。然其说解多深得经义,如所谓大夫、士无西房,故士丧礼主人括发,众主人免于房,而妇人乃独髽于室,以无西方故也。此说本于孔颖达疏,以此可为陈祥道《礼书》解惑。汪绂是书可与陆陇其之书并存不废,互为参证。有栖碧山房刊本。

猜你喜欢

  • 金陵朱氏家集三十种

    四十卷。清朱绪曾(生卒年未详)编。朱绪曾,字述之,上元(今江苏南京)人。道光举人。官至知府。好读书,于《尔雅》用力尤深。藏书甲于江浙,著有《续宋文鉴》、《中论语》、《论语义证》、《金陵旧闻》、《金陵诗

  • 德国议院章程

    一卷。清徐建寅译辑。徐建寅(1845-1901),字仲虎,一名寅,江苏无锡人。同治年间,在江南制造局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光绪初年任驻德国使馆参赞,并赴英、法等国考察。本书就是徐建寅在这一时期,利用工作之

  • 南阳法书表

    一卷。南阳名画表一卷。明张丑(生平详见《清河书画舫》)撰。此书所列皆是韩世能家所藏真迹。韩世能字存良,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喜收书画名迹,董其昌《洛神赋跋》中所

  • 丰川全集

    二十八卷。清王心敬(1656-1738)撰。王心敬生平详见《丰川续集》辞目。此集共二十八卷。续集三十四卷。乃其所作语录及杂著。以讲学内容居多。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湖广总督额伦特所刊。

  • 东家杂记

    二卷。宋孔传撰。孔传为孔子第四十七世孙,初名若古,字世文,兖州仙源(今山东曲阜东北)人。高宗初南渡,流寓衢州(今属浙江),官至右朝议大夫、知抚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封爵仙源县开国男。卒年75岁,时间不

  • 楚辞新注

    八卷。附《天问校正》一卷。清屈复(1668-?)撰。屈复,字见心,号悔翁,晚年号金粟道人,蒲城(今陕西蒲城)人。乾隆初年,不赴征召,以诗文自娱。为人耿直,不拘俗礼,知识广博而扎实,有《玉溪生诗意》、《

  • 鲁王纪事

    见《航澥遗闻》。

  • 淮南子校勘记

    一卷。清汪文台(1796-1844)撰。文台有《十三经校勘记识语》,已著录。此书为文台读《淮南子》时,初录校语于简端,去世以后,由其子缮写校语示黄彭年,彭年命人详校,统一体例,刊附崇文书局本之后。由于

  • 说苑

    二十卷。刘向(详见“新序”条)编辑。曾巩校书序云:“得十五篇于大夫家,与旧为二十篇。”《四部丛刊》或单行本二十卷,是历史故事集。其中材料,有出于汉朝藏书《说苑杂事》,有出于他的私藏,有出于民间书,也有

  • 今本仓颉篇

    三卷。清孙星衍(1753-1818)撰。星衍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官山东按察使,布政使。专力经史、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工篆隶,精校勘,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