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通通释

史通通释

二十卷,清浦起龙撰。浦起龙(1679-?),字二田,号三山伧父、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史学家。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会试,45岁的浦起龙举进士,之后官授苏州府学教授,主讲于紫阳书院。乾隆十年(1745年),辞官著述,致力于经史的编纂。当时,对唐代史学家刘知已撰写的《史通》一书注释的有很多家,旧有的有郭延年、王维俭二家,清代的有黄知琳之注,尽管黄注补郭、王二家之缺,有所增损,但其中也存在不少疏漏、舛误之处。鉴于此,浦起龙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博采众家之长,撰写成《史通通释》一书。此书笺释、引据详明,有补前者之不足,于《史通》注中为善本。然而,其中也存在不少失误,在疑古、惑经诸篇,对以往的舛误不仅不加以纠正,反助颓澜,此外,他又好臆改古书旧文,有失本书原意,如《六家篇》尚书条中,“语无可述”四字之下,“若此”二字之上,就有明显的句读脱漏现象,又擅改“此”字为“止”字,并臆增的“有”字,至于句读、章解、评述及注书体例,更有所偏差。尽管如此,它还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训释《史通》之作,自从此书成书以后,往往刊布《史通》多与《通释》同行。《通释》一书有乾隆十七年(1752年)刊本,石印本,《四部备要》本,今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史通通释》校点本。除了《史通通释》一书外,浦起龙还撰写有《读杜心解》等书。

猜你喜欢

  • 黄山领要录

    二卷。清汪洪度撰。汪洪度,字于鼎,安徽人。其结庐于始信峰顶,读书十载。爱黄山奇丽,则于古今流传之迹,峰峦松石之奇,撮其大要,撰成此书。《黄山领要录》知不足斋丛书本,共二卷。卷一,黄山(附长洲朱鹭、黄华

  • 杨氏五家文钞

    十二卷。清杨长世及其子孙合撰。此集为杨氏家族文稿合集。杨长世,字延会,江西瑞金人。生卒年不详。官兴安县训导。著有《影居文抄》一卷。长世子以睿,字维明。诸生。著有《汲亭文抄》一卷、《诗抄》二卷。长世子以

  • 山海经

    十八卷。晋郭璞(详见《尔雅注疏》)注。旧说此书是唐虞之际,夏禹、伯益所作,不可信。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初至汉代由多人写成,非一人一时之作。全书共十八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

  • 觉世雅言

    八卷。话本小说选集,不知编选者何人。所选篇章七篇出自冯梦龙“三言”,一篇为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原载,但用的是《今古奇观》题目,可知选自《今古奇观》。故亦可推知成书在《今古奇观》之后。选文不像《今古奇

  • 孝纪

    十六卷。明蔡保祯(生卒不详)撰。蔡保祯,字瑞卿,明漳浦(今福建省漳浦县)人,生平仕履不详。《孝纪》收罗历史上以孝行著称的人物,记其事迹。分为十六卷,即帝王、圣门、纯孝、世孝、禄养、苦行、神助、通神、寻

  • 礼记补注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易古文》条)撰。此书专补陈澔《集说》疏略,间更订讹误,并涉及郑注、孔疏。前有无年月《自序》,称“使由蒙训而入经术,用意甚盛,惜学力殊未逮也”。其中如以“大夫之箦为床栈”;“非簟涂

  • 沱村先生集

    六卷。明史褒善(约1547前后在世)撰。史褒善号沱村。直隶开州(今河南濮阳)人,生卒年未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提督操江、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集为万历孙彦实重刊。前有目录。卷一至卷三为奏议

  • 国朝文类

    七十卷。《目录》三卷。元苏天爵(1294-1352)编。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平事迹见《滋溪文稿》条。天爵曾三居史馆,预修武宗、文宗实录,于元代史事掌故,最为娴习。此书所录诗、文八百余

  • 然脂集例

    一卷。清王士禄(1626-1673)辑。王士禄字子底,号西樵。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初诗人。顺治进士,官吏部考功员外郎。工诗,学孟浩然。与弟士祐、士祯均以文名,时号“三王”。著有《司勋五种集》、

  • 梅禹金集

    二十卷。明梅鼎祚(1549-1615)撰。梅鼎祚著有《才鬼记》等。是集为其诗集,分《庚辛草》四卷、《与元草》八卷、《于宁草》八卷。《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梅鼎祚辑《八代诗乘》,又辑《古乐苑》,于诗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