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秦刻石释音

周秦刻石释音

一卷。元吾邱衍(1272?-1311)撰。邱衍字子行,号竹房,又号竹素,人称贞白先生,亦称吾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隐居不仕,授徒以终。通经史百家之言,工篆籀,精文字音韵之学。著作尚有《续古篆韵》、《学古篇》、《说文续解》等。本来宋淳熙间有杨文昺著《周秦刻石释音》一书,载《石鼓文》、《诅楚文》、《泰山碑》、《峄山碑》和《琅邪碑》。吾氏认为《琅邪碑》不类秦碑,不应收入,便重加删定而成此书。前有至大元年(1308)自序,谓《石鼓》以所藏《甲秀堂图谱》为之,而削去郑樵音训,又改正《诅楚文》二字,合《泰山碑》、《峄山碑》的文字,编为一卷,仍用杨文昺的书名。又列诸家音注书评于卷末。其叙石鼓次第,与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和杨慎《石鼓文音释》相合,而与今本不同。《四库提要》评论说:“至所正《诅楚文》二字,‘绊’之为‘缝’,其说于古无所据,以文义字体按之,皆未可信,‘遝’之为‘遂’,则‘遝’‘遂’二字,《诅楚文》石本版本,皆无其文,不知衍所据何本。然衍距今四百年,其所见之本,或有异同,未可执今本相诘难”。按:《石鼓文》,宋元以来定名为《周宣王猎碣》,但宋代郑樵已有所怀疑,认为它不是周代遗物而是秦代遗物,现代学者几乎一致同意郑樵的看法。是书有明嘉靖十年(1513)刊本,另有清光绪间《十万卷楼丛书》本,商务印书馆的《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明一统志

    九十卷。李贤等奉敕撰。李贤(1408-1466),字原德,明初邓州(今河南邓县)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1433)进士。英宗复位后,进为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同预机务。宪宗即位,

  • 兵法圆机

    见《兵经》。

  • 唐氏三先生集

    二十八卷。《附录》三卷。明程敏政(1445-?)编。程敏政字克勤,安徽休宁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著有《篁墩集》、《宋遗民录》,编《明文衡》等。此集收唐元《筠轩集》诗八卷、文五

  • 四书就正录

    十九卷。清陈鋐撰。陈鋐字宏猷,嘉定(今江苏嘉定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杂采各种四书讲章,尤其沿袭陆陇其、汪份两家《重订四书大全》,间以己意而成书。

  • 过庭录

    一卷。宋范公偁撰。范公偁是范仲淹之后,苏州吴县(今苏州)人。生卒年及仕履生平情况均不详。其书多颂祖德,是作者在绍兴丁卯、戊辰年间,听其父所说,故书名《过庭录》。书中也论及诗文与轶闻杂事等。语言淳厚朴实

  • 周易偶记

    二卷。清汪德钺撰。德钺字崇义,怀宁(今安徽怀宁)人,嘉庆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著有《七经偶记》。《周易偶记》为其一。此书为姚鼐、臧庸称许。其说不章解句释,详于上经而略于下经。全书以宋儒为宗,以义理为主

  • 治河奏疏

    ①四卷。李化龙撰。李化龙(1554-1611),明河南长垣人,一说山东韦丘人。字于田,号霖寰。万历(1573-1620)进士。由县令累迁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万历二十七年(1599)总督湖广、川、贵、

  • 炊闻词

    二卷。清王士禄(1626——1637)撰。士禄字子底,号西樵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二起二落。著有《读史蒙拾》。《炊闻词》原名《炊闻危语》,前有士禄自序,

  • 古今韵准

    一卷。清朱骏声撰。朱氏生平著述见“说文通训定声”。是书取今韵二百六部,准诸古韵十八部,而注释分析其分合之故。朱氏所撰《说文通训定声》按韵系字,析古韵为十八部:(一)丰、(二)升、(三)临、(四)谦、(

  • 求缺斋弟子记

    三十二卷。清王定安(?-1896)撰。定安湖北东湖(今宜昌)人,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曾任山西冀宁道,凤颍六泗道等官。王氏为曾国潘弟子,曾氏斋号求缺,故书名为《求缺斋弟子记》。此书系王氏搜集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