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卷。清李调元(1734-1820)辑。调元字羹堂,号雨村,绵州(今四川绵阳)人。乾隆进士,官至直隶通水道。调元博学多文,藏书极富,凡经史百家,稗官杂说,都有撰述。又辑刊《函海》,至数百种。此书一卷
也称《养新录》,二十卷,《养新馀录》三卷。清钱大昕撰。钱大昕生平事迹详见《廿二史考异》。钱大昕精通经史百家之书,自少至老读书不辍,每有所得,随笔记录,以成此书。“十驾斋”为作者书斋名,“养新”则是其祖
见《元朝秘史》。
一卷。元杜本(1276-1350)撰。杜本,字原父,号清碧(一说字伯原,号清虚),清江(今属江西省)人,元至正中曾为学士,后隐居武夷山。敖氏(名未传,不详何人)有辨舌十二法并舌苔图,杜本在此基础上再增
① 十八卷。宋林表民编。表民,字逢吉,号玉溪。东鲁(今山东)人,后寓居临海(今属浙江)。生卒年不详。林表民曾续陈耆卿《赤城志》,复取志书传、铭诔、赞、颂等志所不载之文,荟而辑之,是成此集。卷前有淳祐八
唐文治编。《十三经读本》所选诸家经注,主要采纳汉代、宋代经学家注本,供读者阅读参考之用。如《尚书读本》以清代孙星衍的补订本为蓝本,而孙星衍又是在宋王应麟撰集的基础上进行衍展的,其中保留了汉代马融、郑玄
一卷,附《补钞》一卷。清桂馥撰。参见《说文解字义证》。是编为桂氏读段氏《说文注》的札记,各条下间加按语,有纠正段注之处,亦有引申段注之处。例如:“俦”字下段注:“自唐以前用‘俦侣’皆作‘畴’,绝无‘俦
四卷。未著刻者姓名。该帖皆为苏东坡书迹。其中第一卷收《秋柳吟》;第二卷收《天际乌云帖》、《次韵王晋卿送梅花诗》、《屏事斋居简》、《渔父破子》;第三卷收《武昌西山赠邓圣求诗》;第四卷收《祭黄几道文》、《
八卷。清孙承泽(生平详见《尚书集解》)撰。此书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干支为庚子,故书名“庚子”。书始写于四月而终于六月,故书名“销夏”。此书为孙承泽记其所藏所见书画而作。卷一至卷三,记晋、唐、宋
四卷。清罗正钧(约1900前后在世)撰。罗正钧字顺循,晚号劬庵,湖南乡泽人。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历官直隶抚宁、定兴、清宛县知县,天津保定府知府,山东提学使。著有《劬庵官书拾存》、《船山师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