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御览诗

唐御览诗

一卷。又名《唐歌诗》、《选进集》、《元和御览》,或《御览诗》。唐令狐楚(766-837)编。令狐楚字谷士,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桂管观察使王拱辟入幕。后历辟太原节度判官,召授右拾遗,官至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左仆射。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于官。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乃宪宗时奉敕编进。其结衔题翰林学士、朝议郎、守中书舍人。考楚本传,称皇甫鎛与楚厚善,荐为翰林学士,进中书舍人。元和十二年(817),裴度以宰相领彰义节度使,楚草制,其词有所不合,停楚学士,但为中书舍人。则此书之进在元和十二年以前。陆游《渭南文集》有是书跋曰:右《唐御览诗》一卷,凡三十人,二百八十九首,元和学士令狐楚所集。案卢纶墓碑云:元和中,章武皇帝命侍臣采诗,第名家得三百十一篇,公之章句奏御者居十之一。今《御览》所载卢纶诗三十二篇,正所谓居十之一。据此,则《御览》为唐旧本不疑。然碑云三百十一篇,而此才二百八十九首,盖散佚之故。此本人数、诗数均与陆游所跋相合,盖犹古本。所录惟韦应物为天宝旧人,其余李端、司空曙等,皆大历以下人,张籍、杨巨源并及于同时之人,去取凡例,不甚可解。其诗惟取近体,无一古体。盖中唐以后,世务以声病谐婉相尚。其奋起而追古调者,不过韩愈等数人。楚亦限于风气,不能自异。本传称令狐楚于戕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传讽。《旧唐书》李商隐传亦称楚能章奏,以其道授商隐。均不称其诗。今所传诗一卷,惟宫中乐五首、从军词五首、年少行四首差为可观。气格色泽,皆与此集相同。盖取其性之所近。其他如《九日言怀》诗之二,九即重阳,《立秋日悲怀》诗之“泉终闭不开”,《秋怀寄钱侍郎》诗之“燕鸿一声叫”,《和严司空落帽台宴》诗之“马奔流电妓奔车”,皆时作鄙句。而《赠毛仙翁》一首,尤为拙钝。盖不甚避俚俗者。故此集所录如卢纶《送道士》诗、《驸马花烛》诗、郑纵《邯郸侠少年》诗、杨凌《阁前双槿》诗,皆颇涉俗格,亦其素习之故。然大致雍容谐雅,不失风格,上比《箧中集》则不足,下方《才调集》则有余。有《四库全书》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系编辑所出版《唐人选唐诗》(十种),收入此集。

猜你喜欢

  • 大元一统志

    元代官修地理总志。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札马刺丁、虞应龙等编纂,至元三十一年(1294)完成初稿,共七百五十五卷。后因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和《辽阳图志》,遂议重修,由孛兰盻、岳铉等主其

  • 未斋集

    二十二卷。明顾鼎臣(1473-1540)撰。顾鼎臣,初名同,因梦而改鼎臣,字九和,号未斋,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礼部右侍郎,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

  • 胡氏书画考三种

    八卷。清胡敬(生卒年不详)撰。胡敬字以庄,号书农,仁和(今属杭州市)人,官翰林院编修。《胡敬书画考》收编胡敬所撰之《南薰殿图像考》二卷、《国朝画院录》二卷、《西清札记》四卷,共三种八卷。胡敬曾参加编纂

  • 读左约笺

    二卷。清冯李骅撰,夏大观注。冯李骅,字天闲,钱唐(今浙江杭州)人,诸生。夏大观,湖南湘潭(今属湖南省)人。该书对《左传》中的人物、史事有所评述,对文字训诂也有所笺释。有清咸丰元年(1851)海清楼刊本

  • 陈文恭公集

    十三卷。宋陈康伯(1097-1165)撰。陈康伯字长卿,弋阳(今江西)人。宣和三年(1121)中上舍丙科,绍兴八年(1138)除枢密院大计议官,后为光禄大夫。隆兴二年(1164),复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

  • 林忠宣公集

    二十卷。明林熙春(约1598前后在世)撰。林熙春,字志和,别号仰普,龙溪(今福建龙海)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巴陵令,擢户部给事,转礼部、兵部,历太仆寺卿,晋户部左侍郎,卒谥忠宣

  • 天中景行集

    无卷数。清邵灯撰。邵灯字无尽,一字薪传,常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河南河道。本书是康熙九年(1670)邵灯奉命防河时,汇编中州名宦、乡贤事迹而成。上自春秋,下迄宋元

  • 传神秘要

    一卷。清蒋骥撰。蒋骥生卒年不详。字赤霄,号勉斋。金坛(今属江苏省)人。其父蒋衡,字湘帆,后改名振生。以书法名于一时,曾写《十三经》呈乾隆帝,皇上特赐国子监学正。但蒋骥书法不如其父,而特以画名。此书共二

  • 明末五小史

    即《五藩实录》。

  • 范村梅谱

    一卷。宋范成大(详见《桂海虞衡志》)撰。《范村梅谱》,首叙梅花为天下尤物,吴下最盛。次叙作者在石湖玉雪坡种梅几百种,但仍感不足,又买王氏之屋七十幢,完全拆除,其地三分之一种梅,所有吴下梅品为之尽收;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