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尊注会意解

四书尊注会意解

三十六卷。清张九达原辑,张庸德补辑。书首有张潮序、庸德自序及凡例。是书专宗朱注,因而名其解曰《尊注会意解》。凡诸儒之说,与朱注不同者,折衷于朱子;朱子之说先后不同者,折衷于《四书集注》;《四书集注》中有不同的,又有内注外注之辨;内注外注两说不合的,一律以内注为主;内外注可以相参者,则两存之。书分上下简,下简全旨隐括一章大意,上简节旨详疏字句。采用先儒及时贤之说,务与《四书集注》相发明,凡与《集注》相背者一概不载。是书较他本详略得宜,眉目清楚。只是解中叙意之处,多载时文,殊乖体例。但时文中也有深湛之思,足以发抒经旨者。该书有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本。

猜你喜欢

  • 宝制堂集

    二卷。明刘节(约1520前后在世)撰。刘节,字介夫,号梅国,大庾(今江西大余县)人。生平详见《梅国集》。此集系刘节官副都御史时由其子刘鲁掇拾其杂稿而成。编前有林庭、吕楠、方豪所作之篇序,皆称此集题为《

  • 台湾野记

    即《台湾外纪》。

  • 普法战纪

    十四卷。王韬辑撰,张宗良口译。王韬(1828-1897),初名利宾,字紫诠,号仲焜,江苏长州(今吴县)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上海墨海书馆任职。咸丰十一年(1861),因上书太平军,受清廷通辑。

  • 河上草

    二卷。清张榕端(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张榕端,字子大,一字朴园,磁州(今河北广平)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编修,视学江南,衡文精审,他所赏识提拔的都是能文之士。康熙三十九年

  • 长安获古编

    二卷,补一卷。清刘喜海辑。刘喜海(1793-1852),字燕庭,山东诸城人。金石学家。刘氏曾在陕西、四川等地做官,获得关中所出周代铜器、秦诏版、汉泥封、新莽十布、唐善业泥等物;在四川则收集到宋代多种铜

  • 五代史记纂误

    三卷。宋吴缜(详见《新唐书纠谬》撰。《五代史记纂误》主要是采摘欧阳修的《五代史》中有误或简陋不当之处,一一为之考补纠正。如《周太祖纪》“甲辰”,应当是“甲申”,有的是修改旧文首尾失检或脱落之处。《五代

  • 华鄂堂集

    二卷。清周彝(约1710前后在世)撰。周彝,字策铭,娄县(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著有《华鄂堂集》。此集共二卷,皆为诗。周彝作诗,喜为长篇,如《送张长史

  • 南溪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胡之富修,包字纂。胡之富,武进人,曾任南溪县知县。包字,邑人,举人。南溪县志创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王大骐。兹编盖因大府檄调备通志馆采辑而为之。《南溪县志》嘉庆十七年(1812

  • 简阳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林志茂修,汪金相、胡忠阀纂。林志茂,曾任简阳县知县。汪金相,邑人,胡忠阀,汪金相门人。《简阳县志》民国十六年(1927)铅印本,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卷一,天文篇、舆地

  • 易经通论

    ① 十二卷。明曹学佺(1574-1646)撰。学佺字能始,号石仓,又号泽雁。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因著《野史纪略》罢官。后为南明朱聿键礼部尚书,聿键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