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增定汉魏六朝别解

增定汉魏六朝别解

九十二种,六十卷。明叶绍泰编辑。叶绍泰字来甫,年里生平俱不详,曾与黄澍同编《汉魏别解》十六卷。本丛书选辑经史古学及秦汉至六朝集部诸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主要子目书有:汉扬雄《太玄经》、汉马融《忠经》、魏王弼《易略例》、汉韩婴《韩诗外传》、汉班固《白虎通》、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阴阳》、汉孔鲋《孔丛子》;汉赵晔《吴越春秋》、晋孙盛《魏氏春秋》、隋薛收《元经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汉陆贾《陆子新语》、隋王通《文中子中说》、汉焦赣《易林》、汉京房《易传》、汉应劭《风俗通》、汉刘向《洪范五行传》、汉王逸《楚辞章句》;汉贾谊《贾长沙集》、汉蔡邕《蔡中郎集》、汉孔融《孔少府集》、宋谢灵运《谢康乐集》、宋颜延之《颜光禄集》、宋鲍照《鲍参军集》、梁陶弘景《陶隐居集》、梁任昉《任彦升集》、陈徐陵《徐孝穆集》、北周庾信《庾子山集》、隋卢思道《卢武阳集》等等(种类过多,此不具列)。丛书之采辑不如《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精审,目的亦不在于辑存古书,只是评选古文以为蒙拾帖括之用而已,价值并不太高。今传本有明崇祯十五年(1642)采隐山居刊本,藏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与武汉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 蜀水考

    四卷。陈登龙撰。陈登龙,字寿明,号秋坪,其先金陵人也,明季始迁闽中。登龙七岁而孤,母黄氏食贫,以剪采为生。登龙勤苦力学,博涉典籍,为文宏富,尤长于诗古文辞,旁及琴棋书画。年二十六,补县诸生。乾隆三十九

  • 硕迈园集

    十卷。明蒲秉权(约1630前后在世)撰。蒲秉权,字度之,号平若,湖广永明(今湖南江永)人,生卒年未详。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任江西建昌令,举卓异,升吏科给事中,再起为两宁兵备道,转肃州副使。著

  • 白露山人遗稿

    二卷。明黄傅(约1460-约1499)撰。黄傅,字梦弼,自号白露山人,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终监察御史。著有《白露山人遗稿》。是稿收诗、文各一卷,因其住所在兰溪县白露山

  • 大学阐要

    一卷。清张恩霨撰。恩霨其人详见《论语论略》条。是书首有恩霨自序二首,题名为“阐要”,意在与注疏家逐字解释不同。大意为孔子《孝经》体用兼备,其要惟语曾子,曾子传孔子之道,故于《大学》以明其宗旨。其解释“

  • 百石堂藏帖

    十卷。清贾铉(生卒年不详)辑,董其昌书。贾铉,字玉立,号可斋。该帖无刻石年月,也不标明卷数,但在各卷首或在题下、或在首行、或在第一帖之下,有“百石堂藏帖”的长方印。贾铉精于鉴藏,与清代著名画家周亮工、

  • 无悔斋集

    十五卷。清周京(1677-1749)撰。周京,字西穆,又字少穆,钱塘(今杭州)人。廪贡生,考授州同知,乾隆十二年(1747)举博学鸿词,称疾不试。周京才华渊博,交游皆一时名流。著有《无悔斋集》。此集共

  • 诗义求经

    二十卷。清艾畅撰。畅字至堂,江西东乡人,生平不详。畅与尹继美同时,同治《诗经》,其书似尚不如继美之善。畅尝序继善《诗管见》云:“如简兮,如君子阳阳等篇,岂有一家道著。即二南之南字,亦自汉至今无人认得,

  • 香案牍

    一卷 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记》)撰。陈继儒曾自命隐士,居小昆山,而又周旋于官绅之间,又自称善于鉴别书画,然而又常常出错,受时人讥讽。陈继儒撰《香案牍》,书中叙述神仙故事,载录自轩辕以下七十二人,都

  • 元品录

    见《玄品录》

  • 尚书要旨

    ①三十卷。明王肯堂撰。其生卒年不详。肯堂字宇泰。金坛(今属江苏省)人。明代学者,医学家。万历十七年(1589)举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以吏部侍郎杨时乔荐,补南京行人司副,后为福建布政司参政。除《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