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天禄阁外史

天禄阁外史

八卷。旧本题汉黄宪(生卒年不详)撰。此书前有晋谢安、唐田宏、陆贽题词,每篇又有宋韩洎赞,王鏊为之序。但这些词文语句鄙陋,内容、风格如出一辙,显系一人所为。又朱国桢《涌幢小品》记载,徐应雷《黄叔度二诬辨》曰:“黄叔度言论风旨,无所传闻,入明嘉靖之季,昆山王舜华名逢年,有高才奇癖,著《天禄阁外史》,托于叔度以自鸣。”朱国桢又曾说他亲见王舜华其人,“知著《天禄阁外史》甚确。又李诩《戒庵漫笔》云:“《天禄阁外史》乃近年昆山王逢年所诡托者。迩有余姚人御史某,沾沾以文学自喜,杂此文于左、国、司马诸篇中刊行,颁于苏常四郡学宫,令诸生诵习之。”可见,《天禄阁外史》为明人王逢年伪造,并非汉黄宪所撰。书中内容矛盾之处很多,用之者不可不辨。现存主要版本有:《汉魏丛书》本,子余秘书九种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翟子元易义

    无卷数。辑佚书,翟子元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经解》中。翟子元魏晋间人,生卒事迹不详。荀爽《九家集解》有“翟子玄”,不详何人,作有《易》义。张惠言称:李鼎祚《周易集解》有“翟元”,概即子玄。马国翰则

  • 武备志略

    五卷。清傅禹撰。傅禹字服水,义乌(今属浙江)人。生卒年等皆不详。此书大多撮抄武经诸书及明代茅元仪《武备志》材料,属军事类书性质。内容分兵诀评、旌旗总说、水战船图、制兵、药方、屯田、占度、选择、祭旗、纛

  • 易经卦变解

    一卷。清吴脉鬯撰。吴氏曾撰《易象图说》六卷,末卷有八卦纳甲占例。据其六世孙吴菼所作序言,此书于顺治十六年(1659)刻板。而卦变解八宫说则藏稿于家,因惧其不得流传,吴菼将其付梓以求广为传播,但此书未见

  • 说岳全传

    二十卷八十回。清钱彩编次,金丰增订。钱彩字锦文,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金丰字大有,福建永福人。二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据有关资料推测,钱、金二人约生活在清雍正、乾隆年间。《说岳全传》全称《精忠演义说本

  •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

    一卷。明徐孝编、张元善校。徐孝,明末顺天(今北京市)人,不仕。著《合并字学集篇集韵》二十三卷,《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即是书所附之韵表。张元善永城(今河南永城县)人,彭城伯骐之后,袭封惠安伯。张氏卒于

  • 西吴里语

    四卷。明朱雷(约1544前后在世)撰。朱雷,自号市隐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朱雷生平不详,只知其平生好博览史传并稗官小说之书。著有《西吴里语》,前有自序。这部书编成于嘉靖中,内容全都是吴兴的轶事,

  • 策统纲目

    三十九卷。明卓有见(生卒年不详)撰。此书以邱浚《大学衍义补》、湛若水《圣学格物通》二书为基础。分立四门,即经传格言、史鉴证义、诸儒论议、国朝事实。颇略于古义而详于时务。

  • 金丹诗诀

    二卷。旧本题唐纯阳真人吕岩(生卒年不详)撰,宋云峰散人夏元鼎(详见《阴符经讲义》)编。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相传为京兆(今属西安市)人,一说河中府(今属山西永济)人。传说吕岩因遇钟离权(

  • 伤寒说意

    十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黄氏认为自己所著《伤寒悬解》文简义奥,读者不易明晓,于是在乾隆十九年(1754)复撰此书,会通大意,以开示初学者之门径。卷一至卷三为太阳经病及坏证之证治;卷四、卷

  • 李虚中命书

    三卷。旧本题鬼谷子撰。唐李虚中(762-813)注。李虚中,字常容,魏侍中李冲八世孙。进士及第,元和中官至殿中侍御史。翰愈曾为作墓志铭,见于《昌黎文集》,墓志铭说:“最深五行书,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