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余堂文集

学余堂文集

二十八卷。《诗集》五十卷。《外集》二卷。清施闰章(1618-1683)撰。施闰章,字尚白,号愚山,又号蠖斋;宣城(今属安徽)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康熙时举“博学鸿词”,官至侍读。授刑部主事,因试高等,充山东学政,取士有“冰鉴”之誉。迁江西参议,分守湖西,有异绩,人呼为“施佛子”。著有《矩斋杂记》、《蠖集诗话》、《拟明史》、《青原志略补辑》。诗与山东莱阳宋琬齐名,号“南施北宋”。王士祯选《感旧》、《山木》二集,所录闰章诗最多。又取其五言近体八十二联,为《摘句图》,见所撰《池北偶谈》中。施闰章尝语王士祯门人洪升曰:“尔师诗如华严楼阁,弹指即见。吾诗如作室者,瓴甓木石,一一就平地筑起。”王士祯亦记于《居易录》。平心而论,王士祯诗自然高妙,固非施闰章所及,一些吹捧语是不足为定评的。但他也确是当时文坛著名人物。施闰章所论,或亦微有所讽,寓规于颂。其《蠖斋诗话》有曰:“诗如其人,不可不慎。浮华者浪子,叫号者粗人。窘瘠者浅。痴肥者俗。风云月露,铺张满眼,识者见之,直一页空纸。故曰君子以言有物。”观其持论,宗旨可见。其所作古文亦摹仿欧、曾,不失矩度。然视其诗品,稍逊于文。魏禧为作集序,乃置其诗而盛许其文,有一定道理,当然也有失全面。外集二卷。一为《砚材拾遗》,乃奉使广东时记所见端溪石品。一为《试院冰渊》,则历年典试序文及条约。又有别集四卷。其二卷为《蠖斋诗话》、二卷为《矩斋杂记》。诗话别择未精,瑕瑜参半。杂记颇涉神怪、尤为小说家言。王士祯谓施闰章五言诗“温柔敦厚,辞清句丽”。有乾隆四年(1739)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关尹子

    一卷。旧题周尹喜(生卒年不详)撰。尹喜,传说为周大夫,姓尹名喜,字公度,一说字公文。号关尹子或关令子。居终南山,结草为楼观(含观星望气之意)。老子于此为尹喜赐号,称文始先生。尹喜善内学星宿,遇老子后,

  • 凤阳新书

    八卷。明袁文新修,柯仲炯纂。袁文新,明凤阳县知县。柯仲炯,福建人。明洪武初,有临濠一邑,九年始析临之四乡,暨虹之一都为凤阳县,故以前仅有临淮志,凤阳无志。凤阳县志,始见于明成化间《中都志》,中都名为凤

  • 广雅疏证

    二十卷。前十八卷为清王念孙著,后二卷署“引之述”,盖念孙存其子习业之说。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又作石渠),江苏高邮县人。清代著名学者,精音韵、文字、训诂之学。乾隆四十年(177

  • 大中合一

    三卷。清孙观光撰。观光字利宾,河南虞城(今河南虞城)人。是书前有毛昶熙、李用清二序及观光自序,后有其门人蔡同春跋。自序称《大学》简明易晓,《中庸》奥博难窥,欲将《中庸》贯入《大学》内,使学者易于会心,

  • 抱朴子内外篇

    八卷。晋葛洪(详见《肘后备急方》)撰。传说葛洪尝闻交趾(今越南)产仙丹的原料,于是他晚年求得去广西句漏县当县令,以便就近采药炼丹。他携全家到广州,被刺史郅狱婉留,不得已隐居罗浮山修炼,自号抱朴子。《抱

  • 续纂山阳县志

    十六卷。邱沅、王元章修,段朝纲等纂。邱沅、王元章,民国十年左右曾先后任淮安知事。段朝纲,字笏林,号椿花阁、蔗湖退叟,邑人,廪贡生,曾任海州学正。著有《邵氏姓解辨误》、《徐节孝先生年谱》、《张力臣先生年

  • 研山斋墨迹集览

    一卷。清孙承泽(生平见《尚书集解》)撰。此书前有小序,即《庚子销夏记》之序。其文也与《庚子销夏记》同,只是前后次序有异,应是《庚子销夏记》的手稿。书中又附元人破临安所得《宋书画目》一卷,前面也有孙承泽

  • 四分律疏

    一卷。唐代释智首(567-635)撰。智首,俗姓皇甫,祖籍安定(今甘肃泾川北),后徙漳滨。初为智旻弟子,后听道洪津律师。玄思历明,通冠群宗。隋定天下,智首随师入关,扶佛教历隋唐两代。在唐初,曾任僧纲。

  • 南海县志

    ①二十卷。清魏绾主修,陈张翼纂。魏绾,平越(贵州福泉)人,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南海知县。陈张翼,浙江人,举人,广东知县。南海,南海郡番禺县地,隋析置今县。宋有《南海志》十二卷,元有《南海县志》

  • 说文系传校勘记

    三卷。清祁寯藻(1793-1866)撰。寯藻字叔颖,又字淳甫,以敬避穆宗讳改名实甫,号春圃,晚号观斋。嘉庆甲戌(1814)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关于撰写此记的缘起,承培元跋云:“许书之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