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林

学林

十卷。南宋王观国(生卒年不详)撰。王观国字彦宾,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平事迹不详。唯有贾昌朝《群经音辨》载有王观国所作后序一篇,结衔称为左承务郎、知汀州宁化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兵马监押。此书专以辨别字体、字义、字音为主,自六经、史记、汉书旁及诸书,凡注疏笺释之家,莫不胪列异同,考求得失。取《汉书》叙传“正文学惟学林”之语,以定书名。清人陈春曾谓是书“于宋人说部中最称精核,其间考书籍之讹脱,证事迹之歧异,辨文字之正错,审音读之是非,皆元元本本,不为向壁虚造之说,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也”(丛书集成初编本《学林》后跋)。《四库全书总目》也说其书“多前人之所未发”。赵与时《宾退录》曾摘其误以不羹为羹颉;袁文《瓮牖闲评》亦摘其议《资暇集》以行李为行:字无所根据,不知《玉篇山部》有此字,注释甚详;吴曾《能改斋漫录》又摘其谓《左传》季氏介其鸡当存高诱注,以铠著鸡头,不当作蒙鸡之臆;佛氏精舍《江表传》载于吉事,可知魏初已有其事,王观国则谓自晋始有之,当误;又《孟子》以言之,王观国不取部璞音义,而取《玉篇》音“甜”之说;“京索”之“索”,王观国以为当音“山客反”,不知陆氏释文及五臣之注韩退之之诗,皆音“悉落反”。书中虽有小疵,但论其大致,则引据详洽,辨析精核。“南宋诸儒讲考证者不过数家,若王观国者,亦可谓卓然特出矣”(《四库全书总目》),足资参考。今传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书》、《湖海楼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湖南丛书》又附有民国孙文昱《考证》一卷。1988年,田瑞娟重新点校,中华书局作为《学术笔记丛刊》之一,铅印出版,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朱子读书法

    四卷。南宋张洪(生卒年不详)和齐(生卒年不详)合编。张洪字伯大,齐字充甫,皆鄱阳(今属江西)人,事迹不详。张洪在《编定朱子读书法原序》中称:咸淳(1265-1274)中执教于四明,齐客游浙东,二人相遇

  • 代言录

    一卷。明杨士奇撰。杨士奇(1365-1444),明江西泰和人。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早孤力学,授徒自给。建文(1399-1402)初,召入翰林院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寻试吏部第一。永乐(1403-

  • 宵光剑传奇

    二卷。明徐复祚(1560-?)撰。复祚字阳初,号暮竹,又号三家村老,江苏常熟人。大司空徐栻之孙,博学能文,雅擅词曲。清无名氏《传奇汇考》著录此剧,谓明时旧本,不知谁作。清王应奎撰《柳南随笔》卷一载:“

  • 钟鼎字源

    五卷。清汪立名(生卒年不详)编。立名号西亭,婺源(今属江西)人,官工部主事。此编成于康熙丙申(1716年),其自序称:“金石虽皆传自三代,而铭器与篆碑之文,不容相同,乃专采钟鼎文,依今韵编次为五卷。其

  • 迁江县志

    四卷,清颜嗣徽纂修。颜嗣徽,字义宣,自号望眉老人。贵筑(今贵州贵阳)人。同治九年(1870)解元。光绪十二年(1886)任迁江知县,十五年(1889)复任。迁江为荒远边徼,记载缺如,无所资以为考证。不

  • 诗考异补

    二卷。清严蔚(生卒年不详)撰。蔚字豹人,江苏吴县(今属江苏)人,诸生。严蔚为严虞惇之从曾孙。严虞惇撰有《读诗质疑》一书,其书后附有《考异》一卷,补宋王应麟《诗考》之未备者。蔚著此书,乃欲补其从曾祖之未

  • 周易示儿录

    三卷,清沈绍勋撰。此书是作者为其子写的周易教科书,故所论易学有关问题十分广泛。书分三篇。上篇十五章,论成卦之理,从宋人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先天后天河洛之说到汉人的世应、归游、互卦之学皆有论述。中篇分十五

  • 安分斋集

    十卷。明郑本忠(?-1403)撰。郑本忠,字亦本忠,自号安分生,浙江县(今宁波市)人,生年不详。忠少既笃学,益务综览,涵濡渟蓄。明洪武六年(1373)举明经,不起,后经本县教谕赵思盛推荐授昌国训导,不

  • 桐江集

    八卷。元方回(1227一1307)撰。方回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二年(1262)别省登第,累官知严州。入元,为建往路总管。名久即罢。晚年乃倡讲道学。著有《桐江集》、《读古今考》等。

  • 汉隶字源

    六卷。宋娄机(1133-1211)撰。娄机字彦发,嘉兴(今属浙江)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进参知政事。深于书学,家藏碑版图籍甚富。所著除此书外,尚有《班马字类》、《广干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