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学类编六种

小学类编六种

三十六卷,附刻一种一卷。清李祖望(1814-1881)编。祖望字宾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长于诗文,兼通小学。著有《古韵旁证》十四卷、《说文重考》十六卷、《说文统系表》等,均传于世。《小学类编六种》汇刊了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有影响的部分书籍。惠栋的《读说文记》对《说文》校勘精当详细。钱大昕的《说文答问》见解精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精深博辩;只因李祖望家中藏有他们两人的著述,故未列入此编。任大椿的《小学钩沉》、《字林考逸》二书,李祖望本已列入此编,但由于刊刻未就,仅有目录而无书。江声师事惠栋,著《古文尚书考》,集汉儒诸注,旁考他书,见解独精。研究训诂,著《六书说》,并自书刻石,传其学于子兰。姚文田长于《说文》之学,著《说文声系》、《说文校议》。《说文校议》搜罗广博,所证笃实。江沅曾师段玉裁,工诗文,善篆书,精研音韵训诂,尤擅许学。著《说文解字音韵表》十七卷,《说文释例》二卷。《说文释例》说释独精,诸家少见。陈寿祺通经史,工词章,著《五经异义疏证》、《尚书大传笺》、《越语古音证》等书。他的《说文经字考》博采众长,考证颇详。毕沅的《说文解字旧音》成书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书辑录唐以前传注家所称的《说文解字》音,所辑按《说文》部次排列,注明所据书名。不过毕氏所辑往往误认俗字为正字,误识较多。因有胡玉搢《说文旧音补注》,以纠其谬。李祖望潜心许氏之学,汇刻此编,对研究《说文解字》实在是一大贡献。《小学类编六种》目录:清惠栋《惠氏读说文记》十五卷,清姚文田《说文校议》十五卷,清钱大昕《说文答问》一卷,清陈寿祺《说文经字考》一卷,清江声《六书说》一卷,清江沅《说文释例》二卷,附编清毕沅《说文旧音》一卷。有清咸丰间江都李氏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同治圣德千字文

    一卷,清程寿保(其生平未详)编。是编为歌颂清同治帝平定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的“战功”而作,系拆散梁周兴嗣《千字文》重新编次而成的四言歌诗。起句曰“皇帝御吉,敬天爱民,朝野中外,率土来宾”,篇末以“效嚬寻字

  • 怡志堂诗初稿

    八卷。清朱琦(1803-1861)撰,生平籍里见《怡志堂文初集》条。是诗稿首卷题为《新铙歌》。其后各卷无题,均以年为序。卷二为庚寅至辛卯,卷三为己亥至辛丑,卷四为壬寅至乙巳,卷五为丙午至丁未,卷六为丁

  • 说文解字旧音

    一卷。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太仓)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广总督。治学范围较广,由经史旁及小学、金石、地理,其撰述收入《经训堂丛书》中,另有《灵岩

  • 课业余谈

    三卷。清陶炜(生卒年不详)撰。陶炜字宾玉,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一生勤奋好学,善于著述。《课业余谈》是陶炜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仿释名广雅之体,采辑经史中浅而易解之内容,以类编载,从天地至古音转注,

  • 经冶堂解义

    二卷。清郭坛(生卒年不详)撰。郭坛字岱封,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乾隆乙卯优贡,考授主簿。素怀淡泊,不营仕进。郭坛为学不同世俗,举凡典章、名物、地理、氏族、律吕、文字、训诂之学,无不研究。每治一经,既

  • 澂景堂史测

    十四卷,清施鸿撰。施鸿字则威,邵武(今福建邵武县西)人。康熙年间由岁贡生官至奉天府经历。《澂景堂史测》选取《通鉴》中从晋代到隋代的事迹,分别一一予以评论,一共有一百七十七则。在书前自序中作者解释了为什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一卷。清徐大椿(1693-1771)撰。徐大椿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回溪圣人。吴江(今属江苏)人。祖父徐釠曾做过翰林检讨。据说大椿自幼在祖父教导下,精读诗书,考中秀才,但其深恶科举制度的腐败,讨厌利欲

  • 洞方术图解

    二卷。清夏鸾翔(1823-1864)撰。夏鸾翔字紫笙,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聪颖好学,精擅中算,与戴煦世好,为项名达高足,研习项、戴、徐(有壬)、李(善兰)诸家与西方微积分学甚钻。1863游广州,与邹

  • 隶释

    二十七卷 宋洪适撰。洪适(1117-1184),字景伯,晚年自称“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金石学家。与弟遵、迈,并称“三洪”,工文词。孝宗时,任司农少卿,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好

  • 南汉书

    十八卷。考异十八卷。文字四卷,丛录二卷。清梁廷楠撰。梁廷楠(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清代广东顺德人。贡生,咸丰时赐内阁中书,加侍读衔。***战争中,支持林则徐禁烟。学问广博、立著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