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戴礼记注

小戴礼记注

无卷数。东汉卢植(159-192)撰,清王谟辑佚。卢植字子干,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官至九江太守。少与郑玄俱从马融受学,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书。事迹具《后汉书》本传。是书隋志著录作十卷,唐志则作二十卷,据《玉海》元行冲之说,知唐世已不传。王谟广采群书,计从《礼记正义》辑得三十三条,从《诗正义》辑得一条,从《礼记释文》辑得四条,从《诗释文》辑得一条,从《后汉书注》辑得十三条,从《北史》辑得五条,从《隋书》辑得一条。卢植注《礼》,与郑玄大同小异。其相异者,有字不同者,如“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卢本“禽兽”作“走兽”;“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卢本“厌”作“蹲”。有义不同者,如“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郑玄引“孔子畏于匡”,意谓畏为畏惧而死,卢注则指为兵刃所杀;“丧从死者,祭从生者”,郑注“从死者,谓衣衾棺椁。从生者,谓祭奠之生器。”卢氏则谓“从生者,谓除服之后、吉祭之时,以子孙官禄祭其父母,故云从生者。若丧中之祭,虞、祔、练、祥,仍从死者之爵。”王谟所辑可称完备,卢注之遗文逸义,是书大备。书见《汉魏遗书钞》。

猜你喜欢

  • 后四声猿散套

    不分卷。清桂馥(1736-1805)撰。桂馥,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选云南和平县知县。精通小学,以毕生精力研治《说文》,曾取《说文》与诸经之义相互疏证,著成《说文义

  • 集虚斋学古文

    十二卷。清方楘如(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方楘如字若文,一字文輈,淳安(今浙江淳安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5)进士,官丰润知县。少年受业于毛奇龄,博学强记,通经史百家,工于古文,其制举业最有时名

  • 续垂棘编三集

    十卷。《四集》。九卷。清范鄗鼎(详见《理学备考》)编。明末范鼎父尝选山西之文二十卷,名曰《晋国垂棘》。后范鄗鼎又选其乡附近人之文,依例汇辑成帙,为《续垂棘编》。前后共四集。而此仅三至四两集,不是全本。

  • 中麓画品

    一卷。明李开先(1502-1568)撰。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太常侍少卿。曾上疏指责朝政,罢官家居近三十年。李开先与当时的王慎中、唐顺之、陈东、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见《病机气宜保命集》。

  • 西游记

    二十卷一百回。明吴承恩(约1500-1582)撰。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出生在一个由“两世学官”而没落为商的家庭里,幼年时即“以文鸣于淮”,但在科举中屡次受挫,直到嘉靖二十

  • 罗溪阁韵语

    不分卷。明董养河(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董养河,字叔会,福建闽县(今闽侯)人。生卒年不详。崇祯中黄道周以钩党下狱,所波累并逮者有黄文焕等七人,养河为其一。集中《在狱对薄》诸诗,颇有气格,而粗豪则所

  • 周易筮述

    八卷。清王宏撰(1622-1702)撰。宏撰字文修,一字无异,号山史,陕西华阴人。康熙十八年(1679)尝举为博学鸿词。王宏撰因朱熹说《易》本卜筮之书而作此书,以阐述其义。卷一为原筮、筮仪、蓍数。筮仪

  • 珠丛别录

    二十八种,八十二卷 清钱熙祚(详见《守山阁丛书》)编。钱熙祚得张海鹏汇钞残本有二种:一种为《墨海金壶》,一种为《借月山房》。后将两种仿鲍延博《知不足斋丛书》体例,校刊付印。取《抱朴子》语,改《借日山房

  • 化学鉴原补编

    六卷附一卷。不著撰人,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无锡徐寿笔述。《化学鉴原补编》六卷,卷一至卷四论非金类;卷五卷六论金类;附卷专论体积分剂。从内容而论,该书与《化学鉴原》并非出自一人所撰。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