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屺思台文集

屺思台文集

八卷。《诗集》一卷。清刘子壮(1609-1652)撰。刘子壮,字克酞,号稚川。黄冈(今属湖北)人。明崇祯举人。顺治六年(1649),考中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后充会试同考官,寻告假归乡,次年去世。刘子壮天资聪颖,才华超群。与熊伯龙齐名,时称“熊刘”。著有《屺思台文集》凡八卷,《诗集》一卷,均为其孙刘永锡所刻。刘子壮最擅八股文,亦工诗歌和古文。其文多议论当时政事,条理明晰,文辞率直,如《与大司马书》、《楚事便宜与王雪枢直指书》,揭示楚地军饷过重,超出地方负担能力,批评楚地方官吏盘剥农民的种种恶劣行径,切中时弊,说服力强。其诗也以反映现实的篇章为佳,如《避兵者》、《富池口》,前者含蓄地揭露官军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后者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残破景象,文辞精当秀逸,意境生动含蓄,字里行间洋溢着凛然正气。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猜你喜欢

  • 仪礼事图

    十七卷。吴之英(?-1918)撰。四川名山县(今四川省中部)人。由优贡于光绪十七年(1891)六月选灌县训导。其著述极多,有文集《天文图考》诸书及是书。本书前面有之英自序,序的大义是:善于言礼者,通晓

  • 周礼畿内授田考实

    一卷。清胡匡衷撰。匡衷字寅臣,号朴斋,安徽绩溪人,岁贡。著有是书及《周易传义》、《三礼札记》、《周礼井田图说》、《井田出赋考》等书。《耆献类征》及《清史列传》有传。此书专论《周礼》畿内授田之制度。书中

  • 就正草

    一卷。清徐玺(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徐玺字不详,号雷溪,进贤(今江西省南昌市)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七年(1729)拔贡。本编乃其文集。书前有吴士玉序,而卷中有祭士玉文,殆刻在序后。收入《四库全书

  • 南宋馆阁录

    十卷。陈骙(1128-1203)撰。陈骙,宋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字叔进。绍兴二十四年(1132)进士第一。累迁至秘书监。孝宗淳熙五年(1178)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同修国史。光宗时试吏部侍郎。宁宗时

  • 周易说统

    十二卷。明张振渊撰。振渊字彦陵,仁和(今浙江余杭)人。此编以程颐《易传》、朱熹《本义》为宗,凡诸儒说理可以互相参证处,也旁采并存,标为四例。与《本义》相左但理有阐发处,称“附异”。其互有异同,但与传义

  • 古庵文集

    十卷。明毛宪(约1524前后在世)撰。毛宪,字式之,号古庵,江苏武进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迁给事中,时内侍擅权,国事日作,毛宪疏劾之,内外肃然,武宗储嗣未定,举朝讳不敢言,毛宪疏请不报,谢病归

  • 饮和堂集

    二十一卷。清姚夔(约1669前后在世)撰。姚夔,字胄师,号成葊,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任安化县知县。著有《饮和堂集》。是集凡二十一卷,诗十三卷,杂文八卷。其中诗

  • 诸真元奥集成

    见《诸真玄奥集成》。

  • 至游子

    二卷。无撰者姓名。此书分上卷、十三篇,下卷、十二篇。总其要旨,主于清心寡欲而归于坎离配合,以保长生延命。而且力辟容成公所谓“御女之术”,所言颇近于正。然其上篇多取佛经,又附会以儒理,说颜子之不改其乐与

  • 古奇器录

    一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撰。《古奇器录》,杂录古人各种奇器名目,并分别标明奇器的各自出处。书后附有江东藏书目录,第一为经、第二为理学、第三为史、第四为古书、第五为诸子、第六为文集、第七为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