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左氏释

左氏释

二卷。冯时可(生卒不详)撰。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文学家、经学家。冯时可之父冯恩为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弟子。冯时可为隆庆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政,所至著治绩。其生平著述颇多,除此书外,还有《左氏讨》、《左氏论》、《上池杂识》《两航杂录》、《超然楼集》、《天池集》、《石湖集》、《皆可集》、《绣霞集》、《西征集》、《北征集》。此书是《左传》训诂之作,其间虽有臆断,但精核可采者颇多。如僖公四年“筮短龟长”,冯时可释曰:“筮矩龟长出于卜人,术家自神其说也。而杜以为物生后而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龟象筮数,故象长数短。然象数非有先后,则筮龟曷有短长耶?”较杜说为是。又如昭公二十年“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杜注孔疏皆谓冶石为铁,用橐扇火谓之鼓,计会一鼓便足。冯氏则引王肃《家语》注云:三十斤为钩,四钧为石,四石为鼓,盖用四百八十斤铁以铸刑书,适给于用,亦较杜注孔疏为胜。其间亦有议论,随事而发,如庄公三十二年“圉人荦投盖稷门”,冯氏论之云:“此力臣也,善御之则为卫,不善御之则为仇,鲁庄不委政庄父而慎于择嗣,即百荦何为哉!”此书原与《左氏讨》、《左氏论》合编于《天池集》,《四库》编辑者单独录出。现存《元敏天池集》刻本。

猜你喜欢

  • 宝华山志

    十五卷。清刘名芳撰。刘名芳,福建人。详见《南通州五山全志》条。刘名芳与宝华山住持释福聚相识,因纂修此书,而请释福聚参校。福聚,号文海,雍正十二年(1734)诏入京师,主持大法源寺。后被皇帝召见,赐四季

  • 阴符经质剂

    一卷。明方时化(详见《易引》)撰。前人研究《阴符经》者,多达数十家。唐宋学者以道家、兵家、神仙家言释经。自金代刘处玄始,参以佛经解之。明代焦竑喜谈禅说,亦以佛理释经。方时化作《阴符经质剂》,认为“阴符

  • 脉望

    八卷。明赵台鼎(生卒年不详)撰。赵台鼎字长元(而书首曹代萧序中称长玄),自号丹华洞主,内江(属四川省)人。大学士赵贞吉之子。书首有曹代萧序,序中说“昔何讽书中得一发卷,规四寸许,如环而无端,用力绝之,

  • 问辨牍

    四卷。《续问辨牍》四卷。明管志道(详见《孟义订测》条)撰。此书将其平日与人讲学之书,合为一编,书名取“问以辨之”之义。管志道之学,出于罗汝芳,原本已先乖,末流更甚。其放荡恣肆,显唱禅宗,较之泰州、龙溪

  • 鸡土集

    六卷。明刘乾(约1551前后在世)撰。刘乾,字仲坤,号易庵,河北保定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国子监丞。著有《鸡土集》。是集为刘乾诗文合集。凡六卷,诗词二卷,赋、记、杂文四卷。其

  • 千虑策

    二卷。宋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是南宋四大家之一。此编计有君道三策、国势三策、治原三策、人才三策、论相二策、论将二策

  • 风俗通韵

    一卷。清倪玉华撰,李步衢校读。这是一部表现清代山东滨县一带方音的著作。初名《随乡读韵》,以济南程伯侃氏有《随乡读韵辨》,始改称《风俗通韵》。是书以乡音为主以合韵音,凡音之不出本韵者则从俗,音之出乎本韵

  • 柳塘诗集

    十二卷。清吴祖修(约1671年前后在世)撰。吴祖修,字慎思。江苏吴江人。本集是其子吴大庚编纂,后有大庚跋。称祖修在时,曾版行五七言古诗,已而悔之,谓诗当以编年为次,不当分体。今所编诗十二卷,其本出自祖

  • 文选古字通疏证

    六卷。清薛传均撰。薛传均字子韵,江苏甘泉人。肄业于梅花书院,嘉庆时诸生。博极群书,词藻鸿茂,尤精于小学。著有《说文答问疏证》六卷。以《文选》多古字,又著《文选古字通疏证》。此书引《说文》以释《文选》,

  • 广东诗粹

    十二卷。清梁善长(约1790前后在世)编。梁善长字崇一,顺德(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历宰白水、蒲城,为官清白如水,官至建宁府同知。著有《赐衣堂文集》、《鉴唐诗钞》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