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希澹园诗

希澹园诗

三卷。明虞堪撰。虞堪,字克用,一字胜伯,号青城山樵,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隐居不仕。堪隶籍长洲,而集中皆于蜀有故乡之思。考《宋史》虞允文本蜀人,而虞集亦每自署西蜀。堪于允文为七世孙,于集为从孙。意其流寓长洲,而于蜀仍往来未绝。此集后有自跋,称丁未岁冬至前一日。案丁未为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则皆元时所作。而入明以后篇什,遂不复见。相传堪没后,所遗翰墨数箧。其子孙不读书,漫置屋中,久而亡之。则其散佚者亦尚多。诗多题画之作。又丁元未造,时有忧时感事之言。人称“古体气格颇高,近体亦音节谐婉。惟七言律诗,刻意欲效黄庭坚,而才力浅薄,终不相近。然大致婉约秀逸,颇饶情韵。无当时秾艳之习,亦可谓娟娟独立。”世又有堪诗别本,题曰《鼓枻稿》者,与此集互相检勘,其诗篇数多寡并同。惟前后编次稍异。或即堪之原本,或后人别题以行,均未可定。有汪如藻家藏本。

猜你喜欢

  • 易卦考

    一卷。清范尔梅撰。此书亦是范氏的读书札记之一种。此书首论河洛,认为河洛四位之相合,与羲卦四象之相合,其数历历不爽,因而圣人因图书而作易;其次考订先天卦变,认为京氏之八卦分宫次序乃后天之卦变,因改定八宫

  • 韵编

    见“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 孝经集注

    ① 一卷。清陆遇霖编纂。陆遇霖,江苏丹徒(今江苏丹徒)人。曾为归德郡丞。是书开头有陆遇霖自序及凡例,后有门人张伯行跋。首载孔子、曾子论孝及历代表章,大旨认为《孝经大全》、《孝经笺注》、《孝经易知》等书

  • 通甫类稿

    四卷。《续编》二卷。《诗存》四卷。《诗存之余》二卷。清鲁一同(1805-1863)撰。鲁一同,字通甫,一字兰岑,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遂潜心经学。与林则徐有交。

  • 释书名

    一卷。清庄绶甲撰。庄绶甲(1774-1828)字卿珊,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诸生,少从叔父受业,传祖父存与之学。尚著《周官礼郑氏注笺》十卷、《尚书考异》三卷等。《释书名》释文字称谓,凡“文、字、

  • 此庵语录

    十卷。清胡统虞(生卒年不详)撰。胡统虞字孝绪,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进士。入清,官至国子监祭酒。他潜心理学,通熟兵法。著有《兵法三家摄要》、《明善堂集》等书。此书前二卷为《成

  • 碧川文选

    四卷。明杨守址(1436-1512)撰。杨守址,字维立,号碧川,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累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吏部右侍郎,进尚书。守址博极群书,以乃兄守陈为师,学行相等

  • 周礼述注

    二十四卷。清李光坡(1651-1719)撰。李光坡字耜卿,号茂夫,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之弟。杭世骏《榕城诗话》称其家居不仕,潜心经学。学说皆宗宋儒,专治“三礼”。著有《三礼述注》、《白轩文编》等。

  • 读书止观录

    五卷。明吴应箕(1594-1645)撰。吴应箕,字次尾,号楼山,南直隶贵池(今属安徽)人。崇祯元年(1628)与张溥等结成“复社”,一时有“小东林”之名。崇祯十五年(1642)应南都乡试,列入副榜。弘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二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与其所作《无量寿经义疏》相同而略。在义疏据典释义方面,多以北地诸师说为据,不乏有精到之处。如说一切相好刹土众生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