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悔少集

悔少集

三卷。清厉鹗(1692-1752)撰。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别署南湖花隐、西溪渔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次年试进士不第。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以答卷规格不符而被黜。后十二年,依例待选县令,应诏入都,行至天津而中途折返,不数年即溘然谢世。其诗歌内容最突出的是模山范水,描写风景,尤以刻画杭州自然景色为著。其篇什之多,范围之广,为历代写及杭州风景的诗人所不及。平生治学侧重宋代文化研究,曾著《宋诗纪事》、《南宋院画录》、《绝妙好词笺》等书。其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宗宋,具体表现在一是专学宋代诗人,而且所学尽为小家;二是好用宋代典故,并且所用多为僻典,在宗宋的道路上发展到了极端。从总体上看,厉鹗诗歌格局较小,境界幽远,但在当时的诗坛上确乎能够因狭出奇,拔戟自成一队。厉鹗填词也同样宗法宋人,主要是南宋的姜夔、张炎、王沂孙诸家,基本上沿袭清初浙西词派的开山祖师朱彝尊,其风格也大抵与朱彝尊相近,以清空典雅著称。厉鹗在清代诗坛和词坛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既重学问,也主空灵,特别是在写景和宗宋这两个方面都十分突出甚至发展到极端。因而最能显示清代浙派诗的特征。诗歌史上“浙派”这个名称,最早即出现在厉鹗身上。该派的主要成员有与厉鹗齐名的杭世骏、金农、以及符曾、丁敬、全祖望、吴颖芳、汪沆、吴锡麟等人,他们都接受厉鹗影响,奉之为领袖。在清代浙西词派的发展历程中,厉鹗为该派在中叶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位中坚人物。其文学著作有《樊榭山房全集》。还著有《辽史拾遗》。此集即《游仙诗》三百首。书名《悔少集》,取乎杨修“悔其少作”之语,以名其集。名《游仙诗》,则游思呓语,杂以感慨。汤显祖所谓事之所无,安知非情之所有者也。前有康熙五十二年(1713)自序,则成书在其自编《樊榭山房集》之前一年,以少作未编入全集而别行,故又名《集外诗》。其诗语带烟霞,有云愁海思之遗,所谓云杂仙心者。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诗百首,为杭大宗持去,序而版行。五十二年(1713)复续二百首,藏箧衍中。乾隆二十六年(1761)其子志黼,以付鲍廷博镂版传之,而跋于后。陈鸿寿亦刻有此集。前有引云,“此集为《游仙诗》三百首,其托意不可知。闻旧有董浦先生一序,亦未之见。此本乃郡人所传抄者,亟为梓而传之。无鹗自序。卷上后有癸巳(1713)《暮春自题》及《西溪渔者自题》七绝二首。又卷下首有《续游仙诗百首自序》,则非传抄是本”,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鲍廷博刊本。

猜你喜欢

  • 六朝声偶

    七卷。明徐献忠(1493-1569)编。徐献忠字伯臣,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四年(1525)中举。是书因杨慎《五言律祖》而广之,取南北朝人五言诗以明唐律所自出。但以齐、梁、陈、北齐、周、隋谓之六朝

  • 江西忠义录

    十卷。清沈葆桢(1820-1879)、刘坤一等修撰。宝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进士,官至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进犯江西,清朝将士官民死者不可胜数。咸丰九年(1859年),

  • 春秋意林

    二卷。宋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体裁类似经义、史论。所论虽为《春秋》经传,实则多寓借古喻今,针砭时事之意。故《四库提要》称此书“其间正名分、别嫌疑、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亦颇不少”。但此书艰涩

  • 尚志居读书记

    四卷。清杨德亨(1805-1876)撰。杨德亨字仲乾,地州(今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人。恩贡生,候选教谕。后曾国藩闻其贤,屡招致之。遂上书曾氏,谓当以整顿学术为拨乱反治之本。有《尚志居集》、《补遗》等。

  • 尚书惜阴录

    六卷。清徐世沐(详见《周易惜阴录》)撰。《尚书惜阴录》一书尊崇古文《尚书》而排斥今文《尚书》,而以今文《尚书》仅二十九篇,其数不全作为根据。殊不知,古文《尚书》虽有五十八篇之多,则于百篇之数,亦为不全

  • 妇人大全良方

    二十四卷。宋陈自明(1190-1270)撰。陈自明,字良甫(或作良父),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曾为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陈氏三代业医,陈自明尤胜于其父祖辈,擅长妇产科与外科。陈自明虽出身世医之家,却

  • 儒林公议

    二卷。宋田况(1003-1061)撰。田况字元均,其先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徙居信都(河北冀县)。少有大志,举进士,又举贤良方正,为太常丞,辟陕西经略判官,入为右正言,历帅秦蜀,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景灵

  • 二余堂丛书

    十二种,二十四卷。清师范编辑。师范字端人,一字荔扉,云南赵州(今云南下关市东)人,乾隆举人,官至望江知县。其人赋性拙直,文思敏捷,不修边幅,颇具名士风度,有《金华山樵集》。本丛书编于望江县任上,“二余

  • 洞庭君山集

    三卷。明胥文相(约1520前后在世)编。胥文相字士衡。巴陵(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柳州府知府。本书纂辑屈原以后历代题咏湖山及岳阳楼者为一编,亦自载所作二诗。此二诗浅

  • 春秋实录

    十二卷。明邓来鸾撰。来鸾字绣青,宜黄(今江西宜黄)人。天启壬戌(1622)进士,官至武昌知府。该书专为科举应试而作,以胡安国《春秋传》为主;《左传》则只载有关经题的文字,凡与胡《传》不合的都予以删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