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扪虱新话

扪虱新话

十五卷。北宋末南宋初陈善(生卒年不详)撰。陈善字敬甫,又字子兼,号秋塘,福州(今福建福州)罗源人。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门人陈益序称,陈益自入乡校即闻先生大名,后从其游,成为弟子,知道陈善著有《窗间纪闻》一书,“贯串经史百氏之说,开抉古人议论之所未到”。后改书名为《扪虱新话》,刻版流传。全书以考论经史诗文为主,兼及杂事,分门别类,一事一题,共二百余则。《四库全书总目》谓是书,颇为冗琐,持论尤多舛驳。大旨以佛教思想为正道,以王安石为宗主。故于宋人中诋毁欧阳修、杨时、陈东、欧阳澈等。而以诋毁苏洵、苏轼、苏辙尤力,甚至议论苏辙比附神宗于曹操。于古人之中,主要诋毁韩愈、孟子等人。误读《论语》,甚至以为江西马师在孔子之上。而对周邦彦谀颂蔡京诗,所谓“化行禹贡山川外,人在周公礼乐中”则丝毫无讥。又谓“观其书颠倒是非,毫无忌惮,必绍述余党之子孙,不得志而著书者也”(《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宋代自王安石变法以来,即分朋立党,政见颇为不合,后人对此评价,意见亦不一致。陈善对王安石一派未加诋毁,四库馆臣即斥以绍述余党一派,谓其完全颠倒是非,一无可取,亦属门户之见。其实,书中考论经史诗文,对韩愈、孟子提出疑义,也是一家见解,不能完全斥之大错。至于记述许多遗闻逸事,宗主王安石,亦不应全非。书中保留与时人及后人一概否定王安石的不同见解及可贵资料,更为后人研究历史所难得。所以,此书不宜全废,可资参考。钱曾《读书敏求记》记载此书有二种版本,一种不分卷,卷末有绍兴己巳(1149)陈善自跋;一种分十五卷,而无自跋。四库馆臣考证,十五卷本亦有自跋。今观其书,有二跋语,一作于绍兴己巳正月二十一日,一作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三月一日。据陈善自跋称,先成一帙,流传后,又理旧楮,兼摭新闻,以成第二集。因此,今传版本,卷帙不一,但内容大体相同,未有遗失。《津逮秘书》、《宋人小说》作十五卷,《宋人小说》又附补遗一卷。《儒学警悟》、《丛书集成初编》分上集四卷、下集四卷、共八卷。《唐宋丛书》、宛委山堂《说郛》节选本作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不分卷。

猜你喜欢

  • 六经读

    六卷。明陈际泰(1567——1641)撰。际泰字大士,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文学家。早年流寓汀州(今福建长汀),后返临川,与艾南英(1583——1646)等以时文名天下。作品有《太乙山房文集》、《易经

  • 微言

    四卷。附《说书随笔》一卷。明詹在泮(生卒年不详)编。詹在泮字定斋,衢州(今浙江省衢州市)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生平事迹不详。此书采辑明代讲学语录,将王守仁、王畿、罗汝芳三家合为一卷,此为良知

  • 鳌峰讲义

    四卷。清潘思榘撰。潘思榘详《周易浅释》条。此书是作者任福建巡抚、执掌鳌峰书院时为诸生讲授《大学》、《中庸》的讲义,其学生将其汇编成书而付梓。

  • 释虫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专释虫名,包括三篇文章,详述其形状、特性,探究命名所以然之意;并折衷前人之说,辨正讹误;兼及追溯今世方俗语之所本。所释颇多目验。论者谓是书辨螟蛉、果蠃非

  • 东峤集

    十五卷。明李承芳(1450-1502)撰。李承芳,字茂卿,号东峤居士,嘉鱼(今湖北嘉鱼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寺副,后病归乡里卒。著有《东峤集》。是编为承芳诗文集。凡十五卷

  • 天问天对解

    一卷。明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宋高宗时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孝宗时任广东提举平茶盐、提点刑狱等职。正直爱国,主张抗金。曾屡次上书指摘朝政,忤权

  • 说文引汉律令考补正

    一卷。清李滋然(生卒年不详)撰。滋然字命三,号树斋,长寿(今属四川)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广东知县。著作尚有《孔子集语补遗商正》、《仓颉辑补斠证小笺》。是编系补正吴县王斡臣《说文解字引汉律

  • 平陆县续志

    二卷,首一卷。清刘鸿逵修,沈承恩纂。刘鸿逵字子仪,河北昌黎人,出身进士,光绪五年(1879)任平陆县知县。其办赈出力,升直隶州。沈承恩字汉卿,浙江山阴县人。曾任贵州都匀府独山州知州。光绪初年,任特用盐

  • 藻轩闲录补续词丛类采

    八卷。明林瀌(生卒年不详)撰。林瀌字元盛,福卅(今属福建省)人。官广东三水、龙门二县教谕。官终于昌化县知县。其书成于万历三十八年。书杂采古书之词编辑而成。全书分一百六十门。十分繁杂。似为龙门诸生而作。

  • 黑鞑事略札记

    一卷。清李文田撰。李文田字仲约,号芍农,广东顺德人。咸丰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李文田学出于郑夹漈、王深宁。金元故事、西北水地,旁及医方及遁形家言,无不精综,词章书翰,特其余事,有《宗伯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