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昌化县志

昌化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民国陈培珽、曾国霖等修,许昌言等纂。曾国霖曾任民国昌化县知县,昌化志自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七修,此志为八修。其上距道光于尚龄志又九十余年。这期间,时代之变易,人材之继起,事物之变幻,年远事湮,往事陈迹,逐渐消失,培珽乃召集绅耆,开局修志。延许昌言为主纂,历数月而告竣。《昌化县志》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为十八卷,分为:卷一至二为舆图,卷三至四为建置,卷五为版籍,卷六为风俗,卷七为礼制,卷八为职官,卷九至十为选举,卷十一至十四为人物,卷十五为事类,卷十六至十八为艺文。此志则参考、节录旧志,新旧合一篇,大体相同,节录先代文献较多,不另立警察、学堂、自治等新条目,教育在学校一目里,毕业、议员在选举一目里。

①五卷。清方岱、璩之璨纂修。方岱,直隶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吏员,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知县。璩之璨,河南孟县人,举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知县。此志为方岱修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其按图而稽其籍,究源而穷其委,事可据者志之,事无可凭者略之,理可信者志之,理可疑者阙之。三十年(1691)县令璩之粲补刊,重修昌化县志序。《昌化县志》康熙三十年刻本。全书共五卷,内容为:卷一舆图,卷二都图、赋役、户口附,卷三物产、古迹、桥渡、圩市、亭坊、兵防、原黎、平乱,卷四秩官、附武职、附游宦、乡绅,卷五艺文,共二十四门。其中赋役门记载当时昌化山川荒凉,无田而税,民不聊生,较其他方志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赋税情况,为珍贵的资料。有1963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油印本刊行于世。② 十一卷首一卷。清李有益纂修。李有益,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知县。昌化,旧志创修于康熙二十六(1687)年方岱,告成于三十年(1691)璩之粲,此后未曾续修县志,二百多年来史事,淹没而弗彰,光绪二十三年(1897)知县李有益倡续纂修,命邑绅勤加采访,各抒见闻,缮写成帙,疑者厥之,信者录之,而后辅以府志,编附《璩志》之末,志成。《昌化县志》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全书十一卷首一卷,卷首有图序,内容为舆地志、建置志、经政志、职官志、人物志、杂志、纪事七门。此志以前志为底本,增补康熙以后史事,志中收陶元淳《浮粮考》,是对前志浮粮资料的进一步补充。

猜你喜欢

  • 疑耀

    七卷。旧本题明李贽(1527-1602)撰。王世贞所作《古夫于亭杂录》中,以书中有“校秘阁书及修玉牒”等语,疑为李贽的门人张萱所作,因为张萱曾为中书舍人,参与纂写《文渊阁书目》,而李贽则未曾做过官。四

  • 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

    三十一卷。又名《俟庵集》。元李存(1281-1354)撰。存字明存,更字仲公。时称俟庵先生。饶州安仁(今属江西)人。少博览典籍,喜为文章。后从上饶陆九渊学。诗文平正醇雅,不露圭角。此集为其子卓所编。共

  • 琴张子萤芝集

    七卷。明张明弼(1583?-1652)撰。明弼,字公亮,江苏金坛人。崇祯年间进士,官至户部陕西司主事。明弼擅作古文诗赋,闻名一时,长赋短颂,可与六朝时作家相比,近体古风,近似元稹、白居易。著有《萤芝集

  • 商文毅年谱

    四卷。明商振伦撰。商振伦乃商辂长孙,生卒仕履均不详。该书是振伦为商辂所作年谱,其中年谱二卷。书前有商辂小像八幅,用图像形式展现了商辂由乡试至官谨身殿大学士时的情况,显示出作者未能免俗的意图。而其中的言

  • 蔡忠蕙诗稿帖

    一卷。未著刻者姓名。蔡忠蕙,即蔡襄,“忠蕙”为其谥号。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宋天圣八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蔡襄工于书法,真、行、草、隶俱佳,是宋代著名四大书家

  • 三国演义

    各种刊本卷、回数不一,详见后。明罗贯中(约1330-约1400)撰。罗贯中名本,一说名贯,别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籍贯有东原(今山东东平)、太原(今山西太原)、钱塘(今浙江杭州)、庐陵(今江

  • 蜕岩词

    二卷。元张翥(1287-1368)撰。张翥字仲举,号蜕庵,晋宁(今属山西临汾)人。著有《蜕庵集》,本编附载诗集之后而自为卷帙。《宋史》张翥本传称,张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殁后无子,其遗稿不传。传

  • 医宗金鉴

    见《御定医宗金鉴》。

  • 监利县志

    ①十一卷,首一卷,清潘世标纂。潘世标,字翰苑,恩贡,官四川资中县知县。监利县志,唐宋以前无闻,县志创修于明正统间邑人斐文僖。文僖以文章气节闻名,超识卓见,惜其书不传。历百余年,至万历二年(1574)邑

  • 开方别术

    一卷。清华蘅芳(详见《代数术》)撰。《开方别术》即“数根开方术”,专论解整系数高次方程问题,写于1872年,书前有清李善兰写的序,在序中评此术是“别开生面,较旧法简易十倍”。书中共列出二十个高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