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宫史

明宫史

五卷。明刘若愚(1541-?)撰。若愚,明神宗万历年间太监,“善书、好学、有文”(《明史》)。魏忠贤心腹李永贞当权时,派刘入内直房管理文书笔墨之事。魏忠贤事败,刘被御史杨维垣弹劾,充孝陵净军。后因高攀龙等人被诬致死一案,李永贞被斩决,刘被处斩监候,久之得释免。囚禁之中,刘痛己之冤抑,作《酌中志》以自明。《酌中志》共二十三卷并附《黑头爰立纪略》一卷,记述晚明皇帝、后妃、太监、宫女事情及宫廷掌故。本书即明人吕瑟从《酌中志》中选出,相当于其中第十六到第二十卷,虽次序先后略有挪移,篇目题名小有改动,但内容基本一致,分金、木、水、火、土五集,分别就明之宫殿规制、内府职掌、内臣服佩、饮食好尚、内板书数等,从一个太监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明代宫廷建置及内廷日常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明代宫苑建筑规划之宏伟、占地之广阔、建筑物之繁多和壮丽、精巧是空前的,它大大扩充了元代宫苑。清代对其仅作了局部修整,基本维持了原来的格局。明代宫廷建置不仅限于今之“故宫”,而是占据了北京内城的绝大部分,本书所述为后代诸多写宫廷建筑著作所据,乃今日罕见之素材。本书现存有明钞本,后有“学津讨原”本及国学扶轮社排印本。北京出版社以上述诸本为据于1963年将之与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合刊出版,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重印。

猜你喜欢

  • 今献备遗

    四十二卷。明项笃寿(生卒不详)撰。项笃寿,字子长,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兵部郎中,著有《小司马奏章》、《全史论赞》等。《今献备遗》取“姑备遗忘”之义,编采了从明洪武到宏治年间的

  • 产育宝庆方

    见《产育宝庆集》。

  • 尚友堂集

    二卷。《忠谏遗稿》一卷。明林秉汉(?-1603?)撰。林秉汉,字伯昭,一字聚五,福建长泰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广东。卒赠太仆寺卿,谥文端。著有《尚有堂集》等。据张

  • 刘练江集

    七卷。《附录》一卷。明刘永澄(1576-1612)撰。刘永澄,字静之,宝应(今江苏省中部)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国子监学正、兵部职方司主事。著有《刘练江集》。是集为刘永澄诗文集。凡七卷

  • 金鑱秘论

    十二卷。旧本题梁溪流寓李药师撰,但不详其生平事迹。书中自序中称:唐朝李靖以三等法教士,故亦以三等法治病。此书分为十二门,皆为论医目之法,故曰“金鑱”,为取佛书金鑱刮眼之义。

  • 十万卷楼丛书

    三编,五十种,三百八十五卷。清陆心源(1834-1894)编。陆心源字刚甫,一字潜园,号存斋,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咸丰年间举人,官至福建盐运使。藏书极为丰富,著作有《皕宋楼藏书志》、《仪顾堂集》。清

  • 嵩崖尊生书

    十五卷。清景日昣(生卒年不详)撰。景日昣字东阳,一字冬阳,号嵩崖,登封(今属河南)人。康熙年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幼习儒学,治《周易》,后因母病学医,研习医经,认为医易同源,业医者应能知常达变。此书为

  • 诗双声叠韵谱

    不分卷。清邓廷桢(1776-1846)撰。廷桢字嶰筠,江苏江宁(今南京市)人。嘉庆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安徽巡抚、两广总督。道光十九(1839)年,与钦差大臣林则徐协力整顿海防、查禁***,同年调闽

  • 尚书说要

    五卷。明吕楠(详《周易说翼》)撰。《尚书说要》一书,为吕楠与其门人论说《书经》之语,其后编次成帙。是书之说,大多采自前人,与蔡沈传注时有不同,并间出己意。其中亦难免臆度无据之辞。有明抄本,今藏上海图书

  • 郑长者书

    一卷。原题周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辑。《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郑长者》一篇,题下注称“六国时。先韩子,韩子称之。”颜师古为此作注说:“《别录》云,郑人,不知姓名。”《汉志》所录《郑长者》隋唐志都不著录